[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533.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龙飞;曹晓艳;董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莱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L27/5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董天宝;于宝庆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植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基体和负载在基体上的快释微胶囊,所述快释微胶囊的壁材为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在室温下为固态,在体温下为熔融液态,所述快释微胶囊的芯材为生物功能活性物质;
所述相变材料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或聚乙二醇,所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脂肪醇酯的共聚物,所述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还负载有缓释微胶囊,所述缓释微胶囊的壁材为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所述缓释微胶囊的芯材为生物功能活性物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脂肪醇酯为脂肪醇烷基链为C12~18的丙烯酸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脂肪醇酯为丙烯酸十八酯和丙烯酸十六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脂肪醇酯的质量比为(1~3):(8~1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释微胶囊与缓释微胶囊的外径分别为10-380μm。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选自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或其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选自明胶、琼脂、壳聚糖、海藻酸钠、淀粉、纤维素、I型胶原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生物可吸收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聚对二氧环己酮、聚氨基酸衍生碳酸酯、聚原酸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吸收聚合物选自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消旋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选自促生长、抗菌、诱导生长的功能性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释微胶囊芯材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选自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壳聚糖、青藤碱、骨形态发生蛋白、抗生素、抗凝血剂、微生物免疫制剂、抗癌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释微胶囊芯材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选自抗生素、抗凝血剂、免疫制剂、羟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胶囊芯材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选自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壳聚糖、青藤碱、骨形态发生蛋白、抗生素、抗凝血剂、微生物免疫制剂、抗癌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微胶囊芯材的生物功能活性物质选自骨形态蛋白、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14.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选自引导组织再生膜、组织工程支架、可吸收骨板、可吸收界面螺钉、可吸收骨棒中的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包括疏松层和致密层,所述疏松层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静电喷涂到所述致密层上形成,其中,同轴静电纺丝获得疏松层的芯层结构为生物功能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莱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莱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5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