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桃花铃型/蔷薇型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位点、引物对、试剂盒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5914.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3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曹珂;王力荣;朱更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5000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桃花 蔷薇 性状 核苷酸 多态性 标记 引物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鉴定桃花铃型/蔷薇型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位点、引物对、试剂盒及应用,所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位点是桃基因组第8染色体的第14,484,624位核苷酸,该核苷酸为A或C。本发明通过对大量桃种质样品的测序比对,鉴定出4063377个SNPs,利用这些SNPs对129份种质的花型(铃型/蔷薇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与桃花型(铃型/蔷薇型)有显著关联的SNP位于第8染色体的第14,484,624bp处。并设计了特定的PCR引物扩增对和单碱基延伸引物,将完成单碱基延伸反应的的产物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不同产物的分子量大小获得其基因分型结果。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的优点,能够实现生产中大规模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鉴定桃花型(铃型/蔷薇型)性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位点、引物对、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选择是育种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指在一个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基因型,来进行后续的培育。但在传统育种中,由于很难获知后代的基因型,因此选择的依据通常是表现型而非基因型,这种选择方法对质量性状而言一般是有效的,但对数量性状来说,因为其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缺乏明确的对应关系,因而效率不高。此外,对于以果实性状为目标的果树来说,这些性状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时期,通常需要度过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童期,因而选择的时间较晚。这对于那些植株高大、占地多、生长季长的作物,特别是果树之类的园艺作物,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基于DNA的分子标记技术,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缩写为MAS)给育种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它通过分析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基因型来进行育种,从而达到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Yamamoto(2001)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SSR(Simple SequenceRepeats,简单重复序列)和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将果皮颜色定位第6连锁群,与之连锁距离最近(3.7cM)的SSR标记为UDP96-015。由于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两个重要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得到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即建立目标基因与分子标记的连锁关系。其次是检测的自动化,由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要求对育种群体进行大规模检测,因而要求检测的方法要简单、快速、成本低、比较准确,以实现检测过程(包括DNA的提取、分子标记的检测、数据分析等)的自动化。但是,可以发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的分子标记,如RFLP(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AFLP和SSR等通常需要酶切或PCR后用电泳检测分型结果,很难实现这一点。
SNPs标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在基因组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因此很容易检测到相对于RFLP、RAPD、AFLP、SSR标记更连锁的标记,且在检测时具有高通量、简单、快速、高灵敏度的优点,是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最具潜力的标记。
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蔷薇科、桃属植物。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然而,现有的SSR标记与桃花型(铃型/蔷薇型)性状连锁距离远,在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中准确率较低;而现有的与目标性状连锁的SNPs标记来自芯片鉴定的结果,由于芯片位点较少(少于9000个),因此不能保证鉴定出的SNPs是与目标性状最关联或连锁的位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