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694.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孔晋亮;李更森;罗劲;王可;蔡双启;陈泉芳;卢桦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C12R1/385;C12R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绿假单胞菌 混合生物 被膜 曲霉菌 密度感应 缺陷菌株 野生菌株 单菌落 菌液 制备 接种 密度感应系统 细胞培养板 烟曲霉孢子 定量分析 恒温孵育 生物被膜 细胞爬片 圆形玻璃 培养基 野生型 体外 稀释 悬液 静止 研究 | ||
1.一种对铜绿假单胞菌-烟曲霉菌混合生物被膜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烟曲霉孢子悬液的制备;
(2)铜绿假单胞菌野生菌株及其缺陷菌株菌液的制备挑取铜绿假单胞菌野生菌株单菌落及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株单菌落,分别接种于RPMI-1640培养基中,再稀释;
(3)体外静止两种混合生物被膜模型的建立实验分为6组,依次是烟曲霉菌-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组(A·f+PAO1),烟曲霉菌-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组(A.f+P.a lasI/rhlI),烟曲霉菌组(A.f),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组(PAO1),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组(P.alasI/rhlI),RPMI-1640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每组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其中每孔已事先各放置圆形玻璃细胞爬片,再将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液及铜绿假单胞菌密度感应缺陷菌液分别加入相应组中,恒温孵育;
(4)对于上述步骤(3)中不同生物被膜形成后,进行定量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受试烟曲霉菌株接种至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收集孢子,配置RPMI-1640培养基;将收集到的孢子液加入到该RPMI-1640培养基内,用血细胞计数板调节孢子浓度,作为建立体外混合生物被膜模型的孢子悬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经过稀释后,上述两种细菌的终浓度为1×10^8CFU/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4结晶紫染色法进行定量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6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