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2618.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祥;游道通;石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zno 纳米 阵列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包括p‑GaN衬底、n‑ZnO纳米棒阵列、AlN薄膜壳层、Ag纳米颗粒和金属电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p‑GaN衬底上生长n‑ZnO纳米棒阵列;在n‑ZnO纳米棒上溅射一层AlN薄膜壳层;在ZnO‑AlN核壳纳米棒上溅射Ag纳米颗粒;在n‑ZnO和p‑GaN一端制备具有欧姆接触的金属电极,形成发光二极管。通过AlN薄膜表面钝化纳米棒,抑制ZnO的表面态和表面缺陷,提高了纳米棒载流子注入效率,提升了发光二极管的稳定性;在纳米棒上溅射Ag纳米颗粒,通过Ag表面等离激元与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强的相互耦合作用,电致发光性能明显提高,同时缺陷发光被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涉及发光二极管,具体涉及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GaN、ZnO等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蓝光、紫外波段的发光二极管或探测器。与GaN相比,ZnO具有高达60meV的激子束缚能,远高于室温热(26meV)。另外,ZnO还具有原材料丰富、成膜特性好、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在制备室温蓝紫光发光二极管、紫外探测器以及紫外半导体激光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由于ZnO材料自身存在大量锌填隙和氧空位缺陷,背景电子浓度高达1018,本征点缺陷的自补偿效应,ZnO材料的p型掺杂异常困难,使得目前ZnO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普遍较低。
就提高ZnO基紫外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人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单晶的ZnO纳米棒具有优异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和载流子限域能力,利用其构造的纳米级异质结构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学特性,并能有效地提高载流子注入效率,提升器件的稳定性。但是,由于一维ZnO纳米棒高的比表面,使得存在表面态和表面缺陷,从而影响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ZnO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低,缺陷发光明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进一步地提供了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及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ZnO纳米棒阵列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p-GaN衬底上生长n-ZnO纳米棒阵列,形成p-GaN-n-ZnO异质结构;
(2)在步骤(1)得到的异质结构中的n-ZnO纳米棒阵列上溅射一层AlN薄膜,形成p-GaN-n-ZnO-AlN复合体系;
(3)在步骤(2)得到的复合体系中的n-ZnO-AlN上溅射Ag纳米颗粒,形成p-GaN-n-ZnO-AlN-Ag复合体系;
(4)在步骤(3)得到的复合体系中p-GaN一端和n-ZnO纳米棒阵列一端分别制备金属电极,即得。
步骤(1)所述n-ZnO纳米棒阵列的生长方法如下:
(1)将ZnO粉末和碳粉末按照质量比1:1~3混合得到混合粉末,放入一端开口的石英管底部;
(2)将p-GaN衬底切块、清洗作为生长基底;其中,使用掩膜板遮住p-GaN衬底上部的一部分,防止在该部位生长n-ZnO纳米棒阵列;
(3)将步骤(2)得到的p-GaN衬底放入步骤(1)的石英管内,将石英管水平推入管式炉中,抽真空然后通入氩气和氧气进行高温反应,反应结束生成n-ZnO纳米棒阵列。所述高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000~1200℃,反应时间为10~60min;所述氩气流量为130~180sccm,氧气流量为13~18sccm。其中,步骤(1)中ZnO粉末和碳粉末的纯度为99.97~99.99%;步骤(2)中p-GaN衬底切块、清洗的步骤为:将p-GaN衬底切成1.5cm×1cm,依次进行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并用氮气吹干作为生长基底,其中p-GaN面留有0.5cm×1cm一面用掩膜板遮住;步骤(3)中石英管为一端开口的长度30cm、直径3cm石英管;将清洗好的p-GaN衬底放置距管口5cm位置处的石英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栏冲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