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2346.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薄海峰;周倜;于大惠;卢海秋;李慧;张凯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C21D10/00 |
代理公司: | 22201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淑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单元体 制动毂 内表面 制备 平行 铸铁 激光技术 紧密贴合 耦合 横条纹 摩擦片 热疲劳 斜条纹 组合式 激光 表面粗糙度 耐磨性 激光条纹 降低摩擦 裂纹扩展 内壁加工 单元体 条纹状 圆环形 圆环状 切削 复数 横纹 | ||
1.一种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内表面制备有横条纹仿生单元体和斜条纹仿生单元体,横条纹仿生单元体呈圆环形,且横条纹仿生单元体与制动毂底面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以2-4条为一组,相互平行,相邻斜条纹仿生单元体部分重熔,设相邻两条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中线的弧线距离为a,a≥80%×w×csc45°,其中w×csc45°为斜条纹仿生单元体的宽度;两种仿生单元体深度h在0.8-1.2mm之间,单条宽度w在1.0-1.5mm之间,仿生单元体表面最低点与制动毂母材面的高度差为t1,-0.15mm≤t1≤-0.05mm,最高点与制动毂母材面的高度差为t2,+0.1mm≤t2≤+0.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条纹仿生单元体在制动毂纵截面上的投影与制动毂底面呈45°角,每组中相邻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中线的弧线距离a在1.2-1.8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条纹仿生单元体从所述制动毂内壁上部开始,每两条横条纹仿生单元体之间相距为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之间的弧线距离L在50-100mm之间。
5.一种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毂的内表面制备有A斜条纹仿生单元体和B斜条纹仿生单元交叉构成的网状仿生单元体,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以2-3条为一组,相互平行,相邻斜条纹仿生单元体部分重熔,设相邻两条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中线的弧线距离为a,a≥80%×w×csc45°,其中w×csc45°为斜条纹仿生单元体的宽度;斜条纹仿生单元体深度h在0.8-1.2mm之间,单条宽度w在1.0-1.5mm之间,斜条纹仿生单元体表面最低点与制动毂母材面的高度差为t1,-0.15mm≤t1≤-0.05mm,最高点与制动毂母材面的高度差为t2,+0.1mm≤t2≤+0.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构成网状仿生单元体的A斜条纹仿生单元体和B斜条纹仿生单元体在制动毂纵截面上的投影与制动毂底面分别呈45°角和135°角,每组中相邻两条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中线的弧线距离a在1.2-1.8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A斜条纹仿生单元体、相邻两组B斜条纹仿生单元体之间的弧线距离L均在70-10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采用激光技术制备组合式耦合仿生内表面的铸铁制动毂,其特征在于制备制动毂内表面仿生单元体所用的激光器,其电流为105-135A,脉宽为4-7ms,频率为6hz,离焦量为3-6cm,扫描速度为2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3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程记忆合金锁紧装置
- 下一篇:制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