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左金抑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78551.1 申请日: 2017-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7929546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李培润;申艳慧;王彦杰;陈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 申艳慧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1/04;A61K35/618
代理公司: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64103 代理人: 郭立宁
地址: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国省代码: 宁夏;6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左金抑反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左金抑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份astroesopha份eal份ERDflux disease,份ERD),是指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和胃食管粘膜损伤疾病的总称;表现为反酸,烧心感或疼痛,咽下困难等;属于中医学“吐酸”、“吞酸”等范畴。

据欧洲和美国的报道该病的发病率约在7%~15%,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8%,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患者数量巨大,并且从近年报道情况来看,份ERD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其基本病变,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与Bar份ERDtt食管、食管狭窄、食管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还可导致非心源性胸痛、反流相关性咽喉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对份ERD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份ERD的发生主要是胃食管保护因素与损伤因素的失衡。胃食管有三重保护屏障以抵抗反流中的H+、胃蛋白酶、胰酶、胆盐等损伤因子,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食管廓清机制和食管粘膜屏障,而任何一个屏障功能的减退,均会引起胃食管粘膜的损伤。对于本病的病机,祖国医学早已有所认识,据其主要症状表现泛酸,烧心可知,其病机当以“热”为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丹溪心法·吞酸》篇中更明确指出“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不但指出其病机属于湿热,而且明示其病变脏腑以肺胃肝为主。

对于本病治疗,目前西医主要是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减低反流物的酸度,增强食管的清除力和促进胃排空,保护胃黏膜。从临床应用情况来看,PPI对本病的治疗作用较为显著,疗效得到较普遍的认可。但是化学药物治疗后症状复发者相对较多,且长期服用副作用相对较多。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十分明显,收效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预防和降低胃液返流这方面的中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左金抑反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项目研究泄热和胃法中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抑制作用,临床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用泄热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与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观察治疗前后胃镜下改变和病理变化,综合评价临床疗效,以了解泄热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泄热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验证泄热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新途径;提高临床疗效。

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左金抑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中药组合物是以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各组分制备而成:

黄连6~9份,吴茱萸1~3份,炒柴胡10~15份,枳壳9~12份,蒲公英15~20份,炒黄芩10~15份,姜半夏10~15份,焦栀子10~15份,旋复花10~15份,赤芍10~15份,浙贝母10~15份,乌贼骨10~15份,三七粉3~5份,白芨10~12份,生甘草3~6份。

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以下组份中药:黄连6~9份,吴茱萸1~3份,炒柴胡10~15份,枳壳9~12份,蒲公英15~20份,炒黄芩10~15份,姜半夏10~15份,焦栀子10~15份,旋复花10~15份,赤芍10~15份,浙贝母10~15份,乌贼骨10~15份,三七粉3~5份,白芨10~12份,生甘草3~6份,按比例进行混合,加水浸泡4h,加热煎煮2次,每次60min,合并煎液,静置24h,过滤,在80℃温度下煎煮,水与浓缩滤液密度比为1:1.32~1.35;

(2)将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加适量可溶性淀粉拌匀,放入微波真空干燥机后在60~80℃温度下烘干得到。

该左金抑反中药组合物主要用于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具体应用剂型为颗粒、胶囊、口服液以及注射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艳慧,未经申艳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