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检测半固体/固体乳制品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374.7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申懋;于华宁;刘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色谱 检测 固体 乳制品 氨基 丁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检测半固体/固体乳制品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干酪作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乳制品,是一种以牛奶或羊奶为原料,在凝乳酶或其他适当的凝乳剂的作用下,使奶中的蛋白质凝固、排出凝块中的水分和乳清后成熟发酵而成的乳制品。由于排出了牛奶中大量的水分和乳糖,保留下牛奶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因此1公斤的奶酪需要10公斤的牛奶才可以制成,素有“奶黄金”之称。目前中国的干酪市场尚且有待开发,人均年消费干酪量与乳业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针对中国人群口味和健康的功能性干酪充满了前景。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2009年已被国家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可用于食品的生产中。γ-氨基丁酸的效果主要有调控肌肉张力,抗炎症,抗焦虑和免疫调节等,同时对于糖尿病和抑郁症的防治也有相关的报道。由于其丰富的生理活性和功能,GABA已受到了众多食品厂商的青睐,添加GABA的功能性食品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常用的GABA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纸层析法、比色法、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科研和检测行业中。目前国标中的检测方法主要针对饮料和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进行检测,对固体或半固体食品中γ-氨基丁酸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还鲜见报道。此外,常用的氨基酸衍生剂如领苯二甲醛(OPA),2,4-二硝基氟苯(DNFB)等往往存在衍生产物不稳定,试剂毒性大等缺点,对检测工作的展开造成了很多不便。因此,建立干酪和酸奶中γ-氨基丁酸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对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对半固体/固体乳制品中γ-氨基丁酸的检测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检测半固体/固体乳制品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实现的目的为能够除杂质干扰,快捷,准确检测出γ-氨基丁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液相色谱检测半固体/固体乳制品中γ-氨基丁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酪蛋白的去除:将称取的半固体/固体乳制品匀浆后加入pH4.6的缓冲液,沉淀酪蛋白,离心后收集上清液;
(2)其余乳清蛋白的去除:在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甲醇沉淀步骤(1)中未去除的残留蛋白,离心收集上清;
(3)氨基酸的柱前衍生化反应:将步骤(2)收集的上清液用4-二甲胺基苯基偶氮苯磺酰氯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化反应。
(4)经过步骤(3)生化反应后,进入液相色谱分析,该步骤包括:
①设置具有梯度浓度的γ-氨基丁酸标准溶液,绘制γ-氨基丁酸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
②将经过步骤(3)生化反映后的待测液用液相色谱检测,根据步骤①得到的γ-氨基丁酸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即可得到待测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将半固体/固体乳制品添加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研磨匀浆,半固体/固体乳制品与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0,在-10℃~4℃静置10~30min后,在10000~12000rpm转速、4℃条件下离心10~15min后,取上清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2~3,在-10℃~4℃静置10~30min,再在10000~12000rpm转速、4℃条件下离心10~15min后,收集上清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
①将4-二甲胺基苯基偶氮苯磺酰氯溶解于色谱级丙酮中,配制出浓度为1mg/mL的衍生化试剂;
②在100μL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中分别加入200μL 1mol/L的NaHCO3-NaOH溶液、200μL ddH2O、500μL步骤①制备出的衍生化试剂,所述NaHCO3-NaOH溶液的PH为9.8;
③将步骤②中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在60~65℃水浴中进行避光反应20~30min,反应后冰浴10~30min终止反应,然后以0.22μm微孔滤膜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