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的引物对、DNA条形码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5182.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海;孙忠民;姚建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近缘 引物 dna 条形码 及其 应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藻类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DNA条形码的引物对、DNA条形码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鉴定浒苔近缘种的引物对,上游引物序列:5’GCTGACATACCATCACGATAGT 3’(SEQ ID U01);下游引物序列:5’CGTATTATTTCACCAGACCCTT 3’(SEQ ID U02)。所述引物对在鉴定浒苔近缘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是传统物种鉴定的强有力补充,而且样本鉴定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突破了对经验的过度依赖,并可利用藻体的残片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形成易于利用的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DNA条形码的引物对、DNA条形码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浒苔(Ulva prolifera)、缘管浒苔(Ulva linza)和曲浒苔(Ulva flexuosa)是隶属于石莼属近缘物种,均属于可以食用的绿藻,但其大量增殖会引发生态灾害,例如,由浒苔爆发性增殖而引起的“绿潮”灾害,从2007年起在我国黄海连续发生,其生物量巨大,影响范围广,给沿岸经济和生态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媒体、政府和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用于石莼属绿藻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杂交实验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等。传统形态学鉴定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特点,如,藻体形状、生殖发育方式、细胞大小和排列方式、叶绿体形态及淀粉核数量等。形态学观察通常耗时较长,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分类学基础,同时由于石莼属绿藻在不同生活环境中会产生较大的形态变异,也是形态学鉴定的难点。杂交实验鉴定通过对雌雄配子进行杂交实验,根据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来实现绿藻的鉴定,该方法需要对藻体进行持续培养和配子体分离,对人员的操作要求高,试验周期也较长。
近年来,DNA条形码对物种进行分类鉴定已经成为一种准确高效的方法。DNA条形码的工作原理是基于DNA短片段来识别动物、植物或其它生物的类别,可利用有机体的残片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形成易于利用的应用系统。石莼属绿藻一般利用ITS和rbcL等DNA序列片段的作为DNA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然而,对于浒苔和缘管浒苔这对近缘物种来说,使用ITS和rbcL这些常用的分子标记时,得到的DNA条形码序列相似性极高,在系统发育分析中聚为一个同源支系,无法有效的对这两个物种进行区分。进而,急需能够准确区分浒苔和缘管浒苔等近缘物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DNA条形码的引物对、DNA条形码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的引物对:
上游引物序列:5’GCTGACATACCATCACGATAGT 3’(SEQ ID U01);
下游引物序列:5’CGTATTATTTCACCAGACCCTT 3’(SEQ ID U02)。
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的引物对的应用,所述引物对在鉴定浒苔近缘种中的应用。
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的DNA条形码,DNA条形码为叶绿体rps7-ycf3序列。
所述用于鉴定浒苔(U.prolifera)的DNA条形码,为SEQ ID No.3所示的碱基序列;用于鉴定缘管浒苔(U.linza)的DNA条形码,为SEQ ID No.4所示的碱基序列;用于鉴定曲浒苔(U.flexuosa)的DNA条形码,为SEQ ID No.5所示的碱基序列。
所述DNA条形码对在鉴定浒苔近缘种中的应用。
一种鉴定浒苔近缘种得方法:
1)以待测样品的DNA为模板,以所述鉴定浒苔近缘种的引物对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