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安全车距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3108.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晓丽 |
主分类号: | B60W30/16 | 分类号: | B60W30/16;B60W4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巢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度 加速器开度 交流发电机 车辆安全 极限距离 加速踏板 可检测 车距 发电量 发动机供给燃料 车辆安全距离 车辆行驶 检测距离 燃料切断 行驶过程 应用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安全车距的控制方法,在可检测极限距离内不存在其他车辆的情况下,计算与存在于该距离外的假想车辆的相对速度。在判断出可检测极限距离小于必要检测距离的情况下,以及执行行驶过程中停止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切断控制的过程中。若加速器开度超过规定开度,则在加速踏板未被放开的期间,与加速器开度超过规定开度之前相比降低交流发电机的发电量,并且若加速踏板被放开则使交流发电机的发电量增加,规定开度大于0。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实现车辆安全距离的控制,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安全车距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8-059094(JP-A-2008-059094)和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63-098706(JP-A-63-098706)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常规的车辆控制系统。JP-A-2008-059094公开了一种与车辆间隔控制有关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基于车辆群中的另一车辆的目标速度和目标加速度/减速度来设定车辆群中的某一车辆的目标速度和目标加速度/减速度,所设定的目标速度和目标加速度/减速度通过通信被传送至该车辆,并且该车辆经受行驶控制,使得该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减速度与目标速度和目标加速度/减速度匹配。同时,JP-A-63-098706公开了一种与车辆间隔控制有关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在至少两个车辆之间执行车车通信,并且基于另外车辆的接收到的目标加速度对主车辆执行行驶控制。
根据实际输出值的相对于控制目标值的控制响应特性,在车辆中在发出用于获得控制目标值比如目标车辆加速度的控制指令的点与实际输出同控制目标值匹配的点之间会发生响应延迟。因此,根据相对于控制目标值的控制响应特性,当基于另外车辆的控制目标值在行驶上对主车辆执行控制时,可能不能够适当地执行行驶控制。例如,在上述车辆间隔控制中,相对于前行车辆的实际车辆加速度和实际车辆速度,尾随车辆的目标车辆加速度和目标车辆速度会偏离期望的控制目标值,因而,尾随车辆的跟随前行车辆的能力会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安全车距的控制方法,旨在实现车辆的安全距离控制,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安全车距的控制方法,包括:
外界识别单元,其检测本车辆行驶的车道标志和/或所述本车辆的周围的其他车辆;
距离计算单元,求出所述外界识别单元的可检测极限距离;
速度计算单元,在所述可检测极限距离内不存在其他车辆的情况下,计算与存在于该距离外的假想车辆的相对速度;和必要检测距离计算单元,其根据所述相对速度,求出所述本车辆变更车道所需的所述外界识别单元的必要检测距离,
执行单元,在判断出所述可检测极限距离小于所述必要检测距离的情况下,以及执行行驶过程中停止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切断控制的过程中,若加速器开度超过规定开度,则在加速踏板未被放开的期间,与所述加速器开度超过所述规定开度之前相比降低所述交流发电机的发电量,并且若所述加速踏板被放开则使所述交流发电机的发电量增加,所述规定开度大于0。
可选的,在判断出所述可检测极限距离大于所述必要检测距离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所述本车辆的车道变更。
可选的,还包括:在判断出所述可检测极限距离小于所述必要检测距离的情况下,使所述本车辆加速。
可选的,所述相对速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车道的限速来计算与所述假想车辆的相对速度。
可选的,所述相对速度计算单元基于所述车道的行驶速度的历史数据,计算与所述假想车辆的相对速度。
可选的,所述极限距离计算单元检测能够从所述本车辆连续检测到的多个对象物,基于该对象物,将所述可检测极限距离设定在最远方的对象物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晓丽,未经黄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