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0018.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骥;姜涛;郭光龙;高锦成;惠官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417;H01L29/423;H01L21/336;H01L21/28;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陈源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源层 漏极 源极 电极本体 显示装置 阵列基板 吸光层 电极 吸光 电连接 衬底 制作 光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栅极、源极、漏极和有源层,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的至少一者为吸光电极,所述吸光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的朝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本发明能够减少有源层受到的光照,提高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器件中应用较多的是非晶硅和低温多晶硅(LTPS)。但是,目前的大多数硅基半导体对光照较敏感,在光照下容易产生关态电流,影响器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以减少光线射到有源层的现象,提高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在衬底上的栅极、源极、漏极和有源层,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的至少一者为吸光电极,所述吸光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设置在所述电极本体的朝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栅极、源极和漏极均为所述吸光电极,所述吸光层为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吸光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膜、碳膜、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膜、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炭黑复合材料膜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栅极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源极和漏极均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位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栅极、有源层、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均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
其中,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的至少一者为吸光电极,形成所述吸光电极包括:
形成电极本体;
在所述电极本体的朝向所述有源层的一侧形成吸光层。
可选地,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为所述吸光电极,所述吸光层为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吸光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膜、碳膜、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膜、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炭黑复合材料膜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当所述吸光层包括还原氧化石墨膜时,形成所述吸光层的步骤包括:
形成氧化石墨膜;
对所述氧化石墨膜进行还原,以形成还原氧化石墨膜。
可选地,对所述氧化石墨膜进行还原的方法包括退火法或水合肼还原法。
可选地,当所述吸光层包括碳膜时,形成所述吸光层的步骤包括:
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形成碳膜。
可选地,当所述吸光层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膜时,形成所述吸光层的步骤包括:
制备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
涂覆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
对涂覆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进行固化,以形成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0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