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8057.6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1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叶红;龚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架 汽车蓄电池 拉杆 车身后地板 固定结构 一端连接 限位板 压板 支架 蓄电池固定结构 蓄电池 侧翼 后地板结构 框架式结构 蓄电池损坏 安装固定 行驶过程 占地空间 支架设置 滑动 拆装 漏液 颠簸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蓄电池安装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包括支架、基座和托架,支架设置在车身后地板的侧翼上,基座一端连接在支架上,基座的另一端连接在车身后地板的本体上,托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托架为框架式结构,托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孔,托架的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拉杆和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拉杆的内侧,拉杆的另一端分别勾在所述托架两侧的孔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固定不稳,在车辆颠簸行驶过程中易发生滑动,导致蓄电池损坏漏液损坏以及现有的蓄电池固定结构不能够合理的利用后地板结构,结构占地空间大,且拆装不方便的为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蓄电池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蓄电池是整车结构中重要核心部件,不但在起动机起动时给起动机提供起动电流,而且还为汽车内部的电器结构提供电源动力。如果在汽车碰撞安全事故中,蓄电池发生结构破损或电解液流出现象,则有可能会发生蓄电池短路、进而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同时,蓄电池位于机舱,若未能固定,则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蓄电池震动,进而产生异响,不但降低了蓄电池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还会降低整车的NVH性能,影响乘车舒适性。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所以,从整车碰撞性能和NVH性能出发,如何设计蓄电池的安装及保护装置,使得在行车中或碰撞事故中,蓄电池均能保证位置稳定、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固定支架结构设计简单,强度不够,在整车试验中经常出现断裂现象,尤其蓄电池托盘,对蓄电池固定强度不够,导致蓄电池产生强烈震动,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结构稳定度不够,在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时,由于固定不稳,蓄电池容易滑落。同时,蓄电池的固定结构一般固定在机舱内的车身后地板上。并且,我们都知道,车身后地板包括本体和搭接在本体上的侧翼,侧翼比较靠近车身两侧,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固定结构为了避免蓄电池向车身地板的侧翼滑落,都将固定结构直接固定在车身后地板的本体上,在机舱内占据较大的空间,不能够充分利用车身后地板板结构,并且,由于安装位置较靠近车身正后方,增加了被碰撞的机率,使蓄电池更容易被碰撞损坏。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车身后地板自身的结构,减小占地空间的蓄电池稳定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固定不稳,在车辆颠簸行驶过程中易发生滑动,导致蓄电池损坏漏液损坏以及现有的蓄电池固定结构不能够合理的利用后地板结构,结构占地空间大,且拆装不方便的为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架、基座和托架,所述支架设置在车身后地板的侧翼上,所述基座一端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连接在车身后地板上,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托架为四块板首尾连接组成的框架结构,用以限制所述蓄电池的水平方向的运动,所述托架的相对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孔,所述托架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拉杆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拉杆的内侧,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分别勾在所述孔的边缘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架未设置孔的两个相对的侧板对称设置有限位支架,所述每个限位支架的一端与托架连接,另一端通过限位块与蓄电池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架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托架内,所述托盘的底部与所述基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是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为L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通过钣金连续折弯形成,包括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非连接边均向外延伸有延伸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