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富集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4097.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华;胡晔晨;江波;杨开广;张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22 | 分类号: | C07K1/22;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化肽段 功能分子 蛋白质 客体分子 磷酸 富集 络合金属离子 中性缓冲溶液 中性缓冲体系 蛋白质富集 二甲基吡啶 功能化材料 叔丁氧羰基 特异性识别 共价结合 共价修饰 固相分离 硅球表面 金刚烷铵 新型磷酸 主体材料 主体分子 胺反应 葫芦脲 酪氨酸 羧基化 捕获 应用 支撑 | ||
1.一种在中性条件下富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标记上磷酸识别功能分子;
(2)利用葫芦脲功能化硅球,富集标记了磷酸识别功能分子的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
(3)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洗脱,进行鉴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识别功能分子制备方法如下:
(1)采用3-溴丙酸制备羧基化的金刚烷铵;
(2)通过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与N,N′-二甲基吡啶胺反应形成支撑分子;
(3)将支撑分子与羧基化的金刚烷铵共价结合,并在其上络合金属离子,形成磷酸识别功能分子得到具有富集基团的功能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脲功能化硅球制备方法如下:
(1)葫芦脲的羟基化修饰;
(2)羧基活化的硅球的制备;
(3)将葫芦脲修饰于羧基活化的硅球上,得到葫芦脲功能化硅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在中性条件下富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3-溴丙酸制备羧基化的金刚烷铵的过程,如下:
(1)羧基化反应:将0.1-10当量1-金刚烷胺,简称为:AD1,0.1-10当量3-溴丙酸和0.1-10当量碳酸钾悬浮于10-20体积份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异丙醇、甲醇中的一种以上,混合物回流6-12h;
(2)后处理:将反应混合物经硅藻土过滤,并用乙腈充分洗涤;将滤液浓缩,残余物通过硅胶柱色谱,二氯甲烷与甲醇体积比为9:1为流动相,进行纯化,蒸干得到无色固体,简称为:AD1-APP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在中性条件下富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分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所述通过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与N,N′-二甲基吡啶胺反应形成支撑分子的过程为,通过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与N,N′-二甲基吡啶胺在多聚甲醛的存在下反应生成保护的前体分子,简称为:Boc-dpa,Boc-dpa去保护后得到支撑分子,简称为:d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oc-dpa去保护后得到支撑分子的制备方法如下:
所述Boc-dpa的制备过程:
(1)0.1-10当量N,N′-二甲基吡啶胺与0.1-10当量多聚甲醛溶解于20-50%异丙醇溶液中,用盐酸调pH 8.0-9.0,50-90℃反应10-60min;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1-10当量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100-120℃反应6-24h,得到Boc-dpa;
(3)后处理:将异丙醇蒸干,冷却至室温后收集下层油状物,分散于50体积份乙酸乙酯中,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清洗,用硫酸钠干燥过夜;以体积比为氯仿:三乙胺:甲醇=20-50:0.8-1.2:0.1-0.5溶液为流动相,100-300目二氧化硅为固定相纯化产物;
所述的Boc-dpa去保护生成dpa的过程:
将0.1-10当量Boc-dpa分散于1-10体积份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10-20体积份三氟乙酸,室温反应1-12h得到d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0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