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替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8177.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饶强;赵贺;迟忠君;及洪泉;黄小鉥;郑芹;王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代 预定设备 存储介质 电子装置 设备替代 协调控制 分层 组态 电力系统设备 控制应用 模型确定 设备容器 数据采集 预先建立 采集点 对设备 高效性 预设 多样性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替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需要对预定设备进行替代时,利用预先建立的分层组态模型确定用于替代所述预定设备的替代设备,其中,所述分层组态模型包括用于进行设备的数据采集的采集点模型、替代设备容器模型、用于对设备的电能替代进行协调控制的控制应用模型;利用确定的所述替代设备代替所述预定设备。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电能替代设备的多样性,致使预设电力系统设备无法协调控制各种电能替代设备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满足电能替代设备的多类负荷接入,同时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替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能替代设备的大规模应用,给配电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配电网建设无法匹配电能替代设备迅速推广应用的情况,急需建立一套协调控制机制来调配电能替代设备的运行,优化网络运行状态。但是由于电能替代形式多样,设备与传统电力系统设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方便适应各类电能替代设备应用的组态建模方式,定制化的应用导致系统在应用时扩展比较困难。
相关技术中,各类设备的不同厂家对同类组件的描述相差甚远,因此要直接描述电能替代设备越来越困难,按照目前的做法一旦有新设备出现,就需要增加该设备类型的描述并对设备模型进行扩展,这样做虽然可以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但应用起来不够灵活,系统维护性较差。另一种方式是进行模糊化的设备描述,即不具体描述某类设备,将出现的所有设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描述,然后由上层应用进行特定的数据组织和计算。这种做法在出现新设备时无需进行模型改动,但不同的应用都需要各自进行数据组织,使得系统扩展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中的电能替代设备既不能满足电能替代多类负荷的接入,也不能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替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预设电力系统设备无法协调控制各种电能替代设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替代方法,包括:在需要对预定设备进行替代时,利用预先建立的分层组态模型确定用于替代所述预定设备的替代设备,其中,所述分层组态模型包括用于进行设备的数据采集的采集点模型、替代设备容器模型、用于对设备的电能替代进行协调控制的控制应用模型;利用确定的所述替代设备代替所述预定设备。
可选地,所述采集点模型的建模包括:采集属性的建模,其中,所述采集属性的建模包括建立采集点的采集信息;定义属性的建模,其中,所述定义属性包括采集点的系统属性、关联属性、行业属性、采集类型和控制属性;实时展示属性的建模,其中,所述实时展示属性用于展示采集点的实际展示值。
可选地,所述采集属性与所述实时展示属性为一一对应关系和/或所述采集属性和所述实时展示属性是根据所述定义属性所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替代设备容器模型的建模包括:建立电能替代设备容器模型,其中,所述电能替代设备容器模型的描述包括设备容器类型描述和存储信息描述;建立替代设备类型模型,其中,所述替代设备容器类型模型用于描述同一类设备间的差异性;建立设备类型与采集点的采集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通用容器信息模型,其中,所述通用容器信息模型包括:铭牌属性、设备类型、连接属性、系统属性、父节点属性。
可选地,所述控制应用模型还用于描述采集点与设备容器对应于行业应用的主从层次关系以及应用数据的存储关联关系。
可选地,所述行业应用的建模包括所述采集点的行业属性的建模和层次关系的建模,其中,所述行业属性包括所述采集点的行业特性,所述层次关系用于行业设备间的主从关联性关系的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