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8729.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安进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4;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张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电池 风道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包括:基体,其具有与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通风孔;翻门,其布置在基体上,选择性地打开或遮挡通风孔;以及切断开关,其被配置成支撑翻门,使得通风孔在被施加操作命令之前保持打开状态,并且在被施加使翻门遮挡通风孔的操作命令的情况下,从切断开关释放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更具体涉及以下这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在电池中发生火灾时,通过遮挡用于冷却电池的通风孔,来保护车辆乘客免受因电池火灾而被引入到车辆中的有毒气体和火焰。
背景技术
诸如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等环保型车辆,被配置成包括可存储电能的高电压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以及用于驱动该电动机的逆变器。
环保型车辆被配置成包括进气管,该进气管被设计成在强热条件下利用用于冷却高电压电池的单独的鼓风机吸入室内空气,对电池元件进行冷却,然后将吸入的室内空气排放到电池的外部。
然而,目前的车辆的进气管具有始终敞开的结构,并且位于乘客座位的正下方,因而在高电压电池中发生火灾时有毒气体和火焰会被引入到车辆中,从而伤害乘客。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方案,其能够在高电压电池中发生火灾时,防止因火灾引起的有毒气体和火焰进入到车辆中。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在电池中发生火灾时,通过遮挡用于冷却电池的通风孔,来保护车辆乘客免受因电池火灾而被引入到车辆中的有毒气体和火焰。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包括:基体,其具有与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通风孔;翻门,其布置在基体上,选择性地打开或遮挡通风孔;以及切断开关,其被配置成支撑翻门,使得通风孔在被施加操作命令之前保持打开状态,并且在被施加使翻门遮挡通风孔的操作命令的情况下,从切断开关释放支撑。
风道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在以下情况下向切断开关施加操作命令:单电池温度等于或高于参考温度、单电池电压等于或大于参考电压、检测到碰撞、或者检测到火灾。
风道系统,还可包括:上盖,其形成在用于覆盖基体的结构中。
风道系统,还包括:碰撞检测开关,其位于电池的一侧或后部,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
风道系统,还包括:位置开关,其形成在基体中的两个通风孔之间,用于表明翻门是否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包括:基体,其具有与电池容纳空间连通的通风孔,以及形成在通风孔的一侧的铰链部;翻门,翻门的一端联结到铰链部;弹簧,其被配置成向铰链部提供弹力,以便在未施加外力时,保持翻门遮挡通风孔的状态;以及切断开关,其被配置成通过在翻门的另一端支撑翻门,以便在施加外部冲击之前使通风孔保持在打开状态,并且在施加外部冲击时,从切断开关释放支撑,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使翻门遮挡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的风道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是否满足切断开关的操作条件;以及在满足切断开关的操作条件时,由控制器操作切断开关,其中切断开关的操作条件为以下情况:单电池温度等于或高于参考温度、单电池电压等于或大于参考电压、检测到碰撞、或者检测到火灾。
在切断开关的操作条件中,在单电池温度等于或高于参考温度的情况下,当确定出单电池温度等于或高于参考温度时,确定单电池温度是否保持在预定温度,并且如果确定出单电池温度未保持在预定温度,则在预定时间之后再次确定单电池温度是否等于或高于参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8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