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参单体皂甙的制备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630.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程淑清;牛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16 | 分类号: | A61K35/6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参 单体皂甙 制备 医药技术领域 海参提取物 类化合物 质量稳定 可控性 提取物 体内 应用 | ||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从动物海参体内提取的海参单体皂甙类化合物,其中,海参单体皂甙的重量百分含量以ananaside A计,占提取物的18%~60%。本发明还提供了海参单体皂甙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具有海参提取物成本低、可控性强,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参提取物,具体地说,是以天然药材海参(Thelenota ananasJaeger)为原料提取的单体皂甙类,含有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中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
海参皂甙的分子结构非常复杂,皂甙元中碳碳双键、羟基、酮基以及其它功能基的取代位置,糖链中单糖的组成、位置及数量决定了皂甙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按照甙元的类型可将海参皂甙分为两种,海参烷型(holostane)甙元一般为18(20)- 内酯环,非海参烷型(nonholostane)甙元有18(16)-内酯环或无内酯环结构。
海参皂苷是棘皮动物海参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其进行化学防御的物质基础。海参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细胞毒、免疫调节、溶血等多种生物活性。海参皂苷特殊的化学结构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海洋生物药品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型原料。
目前,关于海参的报道有:巫军、易杨华等,海参化学成分研究(I),研究了海参体内的皂甙类化合物,通过从海参体内提取得到单体皂甙,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1个三萜皂甙类化合物,并将该化合物命名为ananaside A。该文献仅仅阐述了从海参体内的皂甙类化合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并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的鉴定,没有活性成分的药效证明实验,也没有详细的提取物制备工艺;刘学湘、陈建伟,海参中海参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3),该文献仅综述了优选海参中海参多糖的提取工艺。王远红,吕志华等,海参中多糖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公开了“采用正交设计L9(34),研究海参(Thelenota ananas) 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探讨并建立了测定海参多糖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1g样品加40mL 3%KOH溶液,40~45℃超声2h;且提取温度为首要的影响因素;产物经二次正丁醇纯化的结果较好,粗多糖得率20.25%。多糖经单糖组成分析,岩藻糖含量达到70%以上。测得海参中总糖含量8.79%;糖醛酸含量0.95%。
现有的文献主要是海参中海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地研究,关于海参单体皂甙制备方法的研究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参单体皂甙提取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参提取物,其中,海参皂甙的重量百分含量占提取物的18%~60%。
其中,海参为刺参科(Stichopodidae)动物海参Thelenota ananas, (Jaeger)去内脏的全体。
它是由下述方法提取:取海参去内脏的全体,正丁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用正丁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燥,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海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干燥海参,加入65%~85%正丁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得浓缩液;
b、大孔吸附树脂法对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纯化和精制,以正丁醇为洗脱液,浓度为10%~80%,室温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