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7095.3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褚国良;冯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管路 漏气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采样管,一端伸入排气管路内并向气流流向的反方向延伸,另一端伸出排气管路外;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采样管内气流流出的出口端的压力;流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动机废气流量;漏气诊断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和流量检测单元均电连接于漏气诊断单元,在预设工况下发动机的废气流量变化值达到预设流量变化值时,所述漏气诊断单元能够根据所述采样管内的压力变化值是否小于相应的预设值,判断排气管路是否漏气。本发明将压力检测单元置于采样管气流流出的出口端,用于检测排气管路内的动压,通过测量动压的变化是否小于预设值,能够准确的判定排气管路是否漏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排气口依次连接有排气管、后处理箱以及后排气管,这部分管道通常采用很多卡箍连接,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造成卡箍连接位置处极易出现漏气问题;此外后处理箱的共振安装等问题,也极易使得后处理箱出现漏气问题。
在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出现漏气问题之后,会产生以下问题:在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量将会增加,而且会导致流入后处理箱的废气量减少,造成尿素过喷问题,增加了尿素结晶的概率以及氮氧化物超标的风险;发动机在再生模式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包含燃烧不充分产物的白烟泄露,不仅污染大气,还会使得壁流式颗粒捕捉器内部的温度波动增大,燃油消耗量增加,增加了发动机仓烧毁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防止排气管路出现漏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特殊的接口结构连接排气管和后处理箱;二是改变密封垫片以及卡箍结构,以防止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生漏气现象。
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并不能保证发动机全寿命周期内发动机的排气管路不产生泄露废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检测出发动机排气管路是否存在漏气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路漏气检测装置,包括:
采样管,一端伸入排气管路内并向气流流向的反方向延伸,另一端伸出所述排气管路外;
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采样管内气流流出的出口端的压力;
流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动机废气流量;
漏气诊断单元,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和所述流量检测单元均电连接于所述漏气诊断单元,在预设工况下发动机的废气流量变化值达到预设流量变化值时,所述漏气诊断单元能够根据所述采样管内的压力变化值是否小于相应的预设值,判断排气管路是否漏气。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包括置于所述排气管路内的第一采样管,及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采样管且另一端伸出所述排气管路的第二采样管;
所述第一采样管的中心轴线和第二采样管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采样管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排气管路的中心轴线平行,且第一采样管未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管的一端向气流流向的反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第二采样管内流流出的出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管、后处理箱以及后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于发动机出气口;
所述采样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排气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为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漏气诊断单元的报警单元,在待测发动机的排气管路出现漏气问题时发出信号提醒。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漏气诊断单元的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7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烟道清灰装置及烟道自动清灰方式
- 下一篇:一种祛脂肪粒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