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移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958.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燕;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5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7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医疗 设备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移动车,特别是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移动车。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大多质量很大,需要借助移动车进行移动,现有的移动车一般尺寸固定,不能使用于多种尺寸仪器设备,限制了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移动车,通过增加托板,托板的底端设置有匹配于机体底端的第三内凹槽,该放置托板通过第三内凹槽套设于机体上,第三凹槽内侧设置匹配于第二凹槽的凸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移动车,包括:机体、U型拉环、基座、放置托盘、控制装置,所述机体内侧面上设置有呈回字型的第一内凹槽和控制装置,所述拉环镶嵌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内凹槽的顶部固定设置水平转动轴,所述水平转动轴与机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环的两端均扣接于转动轴上,所述拉环的两端与机体之间存在容拉环绕转动轴进行的转动的空间,所述机体顶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内凹槽,所述基座设置于机体底部,所述基座的底端对称设置有2个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拉环底部设置有匹配于指型的环形的第四内凹槽。
优选地,所述机体顶部的侧面上沿其外周方均匀设置至少三个第二内凹槽,第三内凹槽的内侧上设置至少有三个与之匹配的第二内凹槽凸起。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第一内凹槽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单片机8051,四相步进电机,所述所述单片机8051均与所述重力传感器和四相步进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连接四相步进电机的具体电路包括:芯片ULN2003,所述单片机8051的P2.4接口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的1B引脚,所述单片机8051的p2.5接口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的2B引脚,所述单片机8051的p2.6接口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的3B接口,所述单片机8051的p2.7接口连接芯片ULN2003的4B接口,所述芯片ULN2003的1c接口连接四相步进电机的第三引脚,所述芯片ULN2003的2c接口连接四相步进电机的4引脚,所述芯片ULN2003的3c接口连接四相步进电机的5引脚,所述芯片ULN2003的4c接口连接四相步进电机的6引脚。
优选地,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内部且通过连动轴与四相步进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种智能设备移动车的移动步骤是
1、将物体放置到移动动力车上;
2、重量传感器检测到物体的重量;
3、单片机8051将重量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小于200kg则直接加载。
4、单片机8051将重量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若大于200kg则启动四相步进电机,四相步进电机通过连动轴带动托盘,从而增加医疗移动车的体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了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从而控制托板。
2、增加了托盘,通过增加托板,托板的底端设置有匹配于机体底端的第三内凹槽,该放置托板通过第三内凹槽套设于机体上,第三凹槽内侧设置匹配于第二凹槽的凸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移动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的移动车的放置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的移动车的单片机驱动四相步进电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第一内凹槽、12-第二内凹槽、2-转动轴、3-拉环、31-第四内凹槽、4-基座、5-万向轮、6-限位件、7-放置托盘、71-第三内凹槽、8-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案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智能医疗设备移动车,包括:机体1、拉环2、基座4、放置托盘7、控制装置8,所述机体1内侧面上设置有呈回字型的第一内凹槽11和控制装置8,所述拉环3镶嵌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第一内凹槽11的顶部固定设置水平转动轴,所述水平转动轴与机体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拉环2的两端均扣接在转动轴上,所述拉环2的两端与机体之间存在容拉环绕转动轴进行的转动的空间,所述机体1顶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内凹槽12,所述基座4设置于机体1底部,所述基座4的底端对称设置有2个万向轮5。
所述拉环2底部设置有匹配于指型的环形的第四内凹槽31。
所述机体1顶部的侧面上沿其外周方均匀设置至少三个第二内凹槽12,第三内凹槽71的内侧上设置至少有三个与之匹配的第二内凹槽12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翼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9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智能小车及其节能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