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面食保鲜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5200.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豆康宁;赵丽芳;尚新彬;王飞;张臻;李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23L3/3472 | 分类号: | A23L3/3472;A23L3/3553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62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面食 保鲜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酵面食保鲜剂,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甘草10~20份、白茅根5~15份、香附5~15份、榧子5~15份、卵磷脂1~10份、乳清浓缩蛋白1~10份。本发明发酵面食保鲜剂在发酵面食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用于发酵面食的抑菌防腐,同时保持或改善发酵面食原有的食用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面食保鲜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面食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酵面食是以面粉、酵母、食盐、砂糖、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油脂、乳品、鸡蛋等为辅料,经调制面团、成型、成熟、冷却、装饰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手段制作而成的方便食品。该类食品具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食用方便、便于携带的特点,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倍受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人的青睐。
目前发酵面食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货架期短,主要表现为容易老化掉渣、口味变劣、柔软性缺失以及表面霉菌生长而变质等问题,是目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突出的是,诸如面包、馒头这类发酵面食的水分含量较高,容易发霉变质,近年来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影响发酵面食货架期的主要因素有:
1)产品自身因素:如水分丢失和硬化可导致产品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改变,包括食品组织结构的改变和老化。其中,老化是发酵面食在贮藏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物理变化,它使新鲜发酵面食所具有的消费者喜好的各种性质(色、香、味及柔软程度等)丧失,组织硬结、无弹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及销售。
2)化学因素:化学破坏包括氧化酸败和水解破坏。氧化酸败是由于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生自由基,进一步产生有恶臭的醛、酮和小分子脂肪酸,破坏产品的维生素A、E及蛋白质降解。水解酸败是水解甘油酯生成甘油和有恶臭的小分子脂肪酸。具有高脂肪含量的发酵面食容易因化学破坏而腐败。
3)微生物腐败:这对产品的安全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发酵面食是否受微生物侵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水分活度(Aw)。很多霉菌能够在Aw0.8时生长,少数在Aw低于0.65下仍能生长。霉菌腐败受季节、产品类型以及加工方法的影响。对于法式小面包等高湿度发酵面食(Aw>0.85甚至达到0.95~0.99)而言,霉菌是主要染污微生物。温暖潮湿的储藏环境,包装内部和产品表面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夏季成了最容易感染霉菌的季节。发酵面食由霉菌污染存在两个方面:一是霉菌生长在产品表面(视觉可见白色或粉红色的斑点);二是真菌毒素等代谢产物,是更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此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会产生酶等其它代谢产物,也可导致发酵面食中蛋白质和淀粉分子的降解,产品颜色变化、变粘等。
总之,发酵面食的保鲜主要涉及二个方面,一是老化,二是霉变。
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更加关注营养和健康,对食品的色、香、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酵面食的老化和腐败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又不能超范围、超量使用防腐剂。市场对发酵面食保鲜方面的研发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也蕴藏着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公开号为CN10492125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面食的防霉保鲜剂,包括生物酶10~70份,微生物代谢物10~60份,天然提取物6~40份,溶解水600~900mg/kg,所述的天然提取物包括水溶性茶多酚、壳聚糖取一种或都用;所述的生物酶包括溶菌酶和纳他霉素;所述的微生物代谢物取用乳酸链球菌素。该保鲜剂具有延缓面食在贮藏运输中的霉变、腐烂的作用,稳定性好,具有安全、高效、天然、无残留,保鲜效果好的特点。该发明存在如下不足:该发明保鲜剂采用表面喷涂防腐,虽然面食保存时间延长,但是该保鲜剂对面食自身的组织结构、柔软度以及持水性等性能的维持无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5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