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4H-SiC纳米孔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4862.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为佑;赵连富;陈善亮;史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F3/12 | 分类号: | C25F3/12 |
代理公司: | 33243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洪珊珊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纳米孔阵列 去离子水 透明 酒精 阴极 光电器件领域 表面氧化物 电化学刻蚀 阳极 薄膜结构 单晶结构 功能单元 脉冲电压 平行放置 电解液 孔结构 石墨片 丙酮 常压 薄膜 冲洗 浸泡 配制 电源 清洗 应用 | ||
一种透明4H‑SiC纳米孔阵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SiC单晶片依次在丙酮、酒精、去离子水清洗,然后在HF:C2H5OH=1:1的溶液中浸泡,除去表面氧化物;(2)按HF:C2H5OH:H2O2的比例为3:6:1配制电解液;(3)设置脉冲电压各项参数;(4)将4H‑SiC单晶片作为阳极,石墨片作为阴极,平行放置;(5)开启电源,在室温常压下进行电化学刻蚀;(6)制备的薄膜依次经酒精、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实现透明4H‑SiC纳米孔阵列的制备。所制备的4H‑SiC纳米孔阵列孔结构均匀,为单晶结构。与基体分离时,薄膜结构完整,有望作为功能单元应用在光电器件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
背景技术
SiC 是继第一代(Si)和第二代(GaAs)半导体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其传统体材料相比,SiC 低维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比如宽带隙、高临界电场、高电子速率、高热导率、高的化学稳定性、小的介电常数和较好的机械性能等特性,在用作高温、高频、大功率和抗辐射等苛刻环境下的光电器件,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优势。
考虑到高效光电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阵列化纳米结构的实现至关重要,一方面能为后续图案化提供可能,另一方面,由于阵列结构的高度取向,其电子传输方向更为一致,是提高光电器件的关键所在。例如,对于不同取向纳米线场发射阴极,高定向纳米阵列具有最低开启电场、最高发射电流密度和更稳定的发射电流。目前,SiC低维纳米结构阵列的制备已取得一定进展,如实现了SiC纳米阵列从纳米多孔层到纳米带、纳米线的调控,以及SiC纳米线阵列的密度及其掺杂类型的精确调控。纳米孔阵列作为一种新颖的纳米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光传输性能、高的偏振转换和光聚焦特性,在气体探测器、超级电容器、光电催化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倍受关注。但目前,关于SiC纳米孔阵列的报道较少,无法实现对SiC纳米孔阵列的精细调控。
另外,目前虽已有不少SiC纳米阵列的报道,但无法获得SiC纳米阵列。例如,采用高温热解法或外延生长法制备的SiC纳米结构阵列,一方面没有制备出SiC纳米孔阵列,另一方面,由于纳米阵列与衬底结合牢固,不能剥离。而之前报道的阳极氧化法制备SiC纳米阵列,虽能够制备出SiC纳米孔阵列的,但没有实现对纳米孔阵列结构的精细调控,也很难实现无损伤剥离。这些不足对促进其功能化应用有很大障碍,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室温、常压下制备透明4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透明
1)将HF、C2H5OH与H2O2配制成电解液;
2)将清洗后的
3)设置脉冲电压:脉冲电压为15-20V,周期(T)为0.5-1.5s,其中停留时间
4)将制得的薄膜依次经酒精、去离子水清洗,得到透明
本发明主要基于以下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除杂功能的镀镍在线回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箔电解加电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