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国六后处理冷却水循环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207.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锋;张本西;姚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F01N3/023;F01N3/20;F01N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管 支路 冷却水循环装置 后处理系统 后处理 发动机冷却水 电磁阀控制 载体催化剂 冷却区域 螺旋形状 末端交汇 温度过高 总电磁阀 出水口 热管理 入口处 总出口 总入口 失活 总管 高烧 缠绕 尾气 老化 再生 外部 出口 | ||
1.一种国六后处理冷却水循环装置的后处理冷却循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国六后处理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总入口接发动机冷却水口,冷却水管引出三个支路,三个支路分别以螺旋形状缠绕在三个冷却区域:DPF区、DPF与SCR之间尾气区、SCR区,且每个支路的入口处具有单独的子电磁阀控制流量,三个支路的冷却水管末端交汇到总管上,经过总电磁阀,作为冷却水管的总出口,与外部出水口连接;发动机运行时,如果三个冷却区域对应的载体不需要冷却,所有电磁阀关闭;如果某个区域对应的载体需要冷却,打开该区域入口处的子电磁阀门和冷却水管总出口处的总电磁阀,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循环自带的压力,冷却水流进对应区域的管路,经过螺旋形流动后,充分与载体壁面接触,带走多余热量,然后通过出水口回归到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中;
所有电磁阀均连接冷却水控制器,DPF区的入口、DPF区的出口、DPF与SCR之间尾气区的出口、SCR区的出口处分别布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所有温度传感器均连接冷却水控制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机采集部分
(1.1)冷却水循环装置处于待机运行状态,所有阀门全部关闭;冷却水控制器通过CAN总线阅读报文,获取四个温度传感器的当前排气温度值T1,T2,T3,T4和当前发动机转速值n、功率值P;根据转速值和扭矩值,通过查找发动机整机标定过程中测得的两个MAP图,以插值的形式得到当前发动机排气温度值T0和尾气质量流量mexh;
(1.2)根据发动机整机标定过程中测得的对应载体的延迟时间τ和发动机尾气质量流量mexh关系曲线τ=f(mexh)和当前尾气质量流量mexh,通过插值得到当前对应载体的延迟时间τ;载体延迟时间τ的标定方法如步骤(1.2.1)‐(1.2.5)所示:
(1.2.1)确定一个稳定的尾气质量流量mexh,对应载体出口端温度保持恒定;
(1.2.2)保持该质量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发动机转速和扭矩,变换至邻近的一个相同尾气质量流量,但是排气温度值不同的工况;
(1.2.3)记录对应载体出口温度变化曲线,发动机调整转速和扭矩结束的时间点记为t1,载体达到新的稳定温度的时间点记为t2;
(1.2.4)计算得出τ=t2‐t1;
(1.2.5)变换mexh值,重复步骤(1.2.1)‐(1.2.4)测量不同质量流量mexh下的延迟时间τ,获得f关系曲线;
(1.3)根据冷却水控制器事先设定的采集次数freq,以dt=τ/freq为采样间隔时间,不断采集排气温度值T1,T2,T3,T4和发动机转速值n、功率值P,采集满freq为止,获取的数据记为T11~T1N,T21~T2N,T31~T3N,T41~T4N,T01~T0N,mexh1~mexhN,其中N=freq;
(1.4)启动滤波器平均化温度计算模块,计算DPF区、DPF与SCR之间尾气区、SCR区的平均温度Tdpf、Td_s、Tscr,公式如下:
(1.5)启动温度系数计算模块,计算修正因子,针对DPF区:
当时,修正公式如下:
当时,修正公式如下:
式中Tdpf_max为对应DPF载体的熔融极限温度,由载体材料厂商提供;ηdpf为对应DPF间的修正因子;针对DPF与SCR之间尾气区、SCR区的修正因子计算公式同式(4)和(5);
(1.6)计算对应区域修正后的温度Tact,对于DPF区,修正后的温度Tact_dpf=Tdpf·ηdpf;
(1.7)逻辑判定,若对应区域经过步骤(1.6)修正后的温度Tact大于设定温度Tdes,则执行步骤(2),反之在经过系统闲置设定时间tmax后,再次回到步骤(1.1)重新进行采集和计算,其中tmax≥τ;
(2)逻辑启动与执行部分
(2.1)当采集过程中,对应区域修正后的温度Tact大于设定温度Tdes,立刻100%开度开启冷却水管的总出口,然后进入对应区域的阀门入口控制模块,对应区域入口阀门开度计算公式如下:
ek=Tact-Tdes
式中,为阀门开度值,单位为%,Vsub为对应区域的总体积;ek为中间变量,是当前区域实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差值,下标k表示时间序列;kp,ki,kd是PID控制中的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T是PID控制中的采样周期;
(2.2)在控制时,不断执行步骤(1.1)‐(1.6),利用获得对应区域的修正温度Tact对阀门进行开度反馈调节,待温度回到设定温度Tdes后,关闭入口阀门,对应区域结束控制;
(2.3)冷却水管的总出口阀门根据三个冷却区域的阀门情况进行判定,三个冷却区域若都不处于冷却工作状态,则关闭冷却水管的总出口,反之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2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泼型曲轴箱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的循环利用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