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8694.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林;金宗文;阮琴;陈震旻;罗擎颖;吴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9/14 | 分类号: | C07D409/1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86H84N6O12S4,所述荧光探针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t-Bu为叔丁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能同时检测识别锌离子、镁离子、镉离子和氟离子四种离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对锌离子的检测限为4.71×10-8mol/L,对镁离子的检测限为1.56×10-8mol/L,对镉离子的检测限为1.01×10-8mol/L。
4.一种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如式(Ⅱ)所示的化合物1,3-交替-二(2-邻苯二甲酰亚胺)硫杂杯[4]芳烃,
提供如式(Ⅲ)所示的化合物8-氯乙酰氨基喹啉,
在氮气气氛下,将所述1,3-交替-二(2-邻苯二甲酰亚胺)硫杂杯[4]芳烃与所述8-氯乙酰氨基喹啉溶于第一有机溶剂后,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如式(Ⅳ)所示的中间产物:
在氮气气氛下将所述中间产物溶于第二有机溶剂中并加入水合肼进行肼解反应,得到如式(Ⅴ)所示的肼解产物:
在氮气气氛下将所述肼解产物与7-羟基-8-香豆素甲醛溶于第三有机溶剂中,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86H84N6O12S4,且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t-Bu为叔丁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1,3-交替-二(2-邻苯二甲酰亚胺)硫杂杯[4]芳烃与所述8-氯乙酰氨基喹啉溶于第一有机溶剂后,进一步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碘化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流反应的时间为5h-15h。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产物与所述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0-5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包括丙酮,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包括乙醇,所述第三有机溶剂包括甲醇。
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探针在检测锌离子、镁离子、镉离子和氟离子中的应用。
10.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探针检测锌离子、镁离子、镉离子和氟离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荧光探针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成荧光探针溶液;
设置荧光分光光度计中的激发波长,将所述荧光探针溶液与待测样品混匀,并置于所述荧光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扫描得到荧光光谱图;
根据所述荧光光谱图判断所述待测样品中的锌离子、镁离子、镉离子和氟离子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6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