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锈色棕榈象甲特异性引物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73881.7 申请日: 2017-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7904315B 公开(公告)日: 2021-01-15
发明(设计)人: 宗世祥;陶静;骆有庆;任利利;阎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陈征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棕榈 特异性 引物 快速 分子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锈色棕榈象甲特异性引物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锈色棕榈象甲线粒体COI基因,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所述特异性引物对核苷酸序列分别见序列表SEQ ID No.1‑2和SEQ ID No.3‑4所示。本发明的锈色棕榈象甲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是以样品总DNA为模板,利用上述两对引物的任一对进行PCR扩增,根据琼脂糖电泳判定结果。本发明引物特异性好,检测方法快速简单,准确性高,灵敏度好,为锈色棕榈象甲的鉴定提供了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鉴定技术,具体地说涉及对锈色棕榈象甲进行PCR鉴定用引物及使用该引物对锈色棕榈象甲进行的PCR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林业外来生物入侵的形势日趋严峻。一些重大林业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的森林资源、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

锈色棕榈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隐颏象亚科Rynchoporinae棕榈象属Rhynchophorus,又称红棕象甲、椰子隐喙象、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印度锈色棕榈象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锈色棕榈象甲主要在棕榈植物叶柄基部和生长点附近的干部危害,其危害主要发生在幼虫期。幼虫钻进树干内取食茎杆疏导组织,致使树干成空壳,树势渐衰弱,易受风折。由于幼虫在树干内危害,初期受害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受害植株多无法挽救,而油棕、椰子等棕榈植物成林时间较长,一旦死亡,损失较大。

锈色棕榈象甲原产南亚和东南亚,1906年作为椰子Cocos nucifera的主要害虫在印度被报道,1920年在伊拉克发现,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锈色棕榈象甲作为海枣PhoenixSpp.的主要害虫在中东地区大面积暴发,此后逐渐由北非向欧洲蔓延,90年代末几乎使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的油棕Elaeis guineensis全部死亡。现已广泛分布于全球,包括以色列、科威特、埃及、法国、葡萄牙、巴基斯坦、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在福建(厦门)首次发现锈色棕榈象甲,随后广东、广西(1997)、海南(2000)、云南(2000)、上海(2003)、浙江(2007)、重庆(2008)、贵州(2010)。目前,包括西藏(墨脱)在内我国已有13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地受到锈色棕榈象甲的危害。主要危害树种有油棕、椰子、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槟榔Areca catechu、糖棕Borassusflabellifer、霸王棕Bismarckia nobilis、等30余种棕榈科植物及甘蔗Saccharum sp.。

锈色棕榈象甲对3-15年生棕榈植物危害较重,较少危害30-50年生的老树。成虫喜产卵于植株幼嫩组织伤口上,幼虫孵化后从树冠受害部位侵入树体,而不从树干的受伤部位侵入。锈色棕榈象甲早期危害很难被察觉,后期被害树与健康树有明显差异,受害树中心叶片干枯,叶子减少,倒披下来,当移开枯死的叶柄,能看到锈色棕榈象甲结的茧,剥开表皮可看到幼虫钻蛀的坑道。受害严重的植株,心叶枯萎,生长点死亡,只剩下数片老叶,此时植株难以挽救,有的树干甚至被蛀食中空,只剩下空壳。锈色棕榈象甲的危害,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成为绿色棕榈植物资源的一大“杀手”,对我国丰富的热带木本粮油树种资源及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植物检疫,是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的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我国在棕榈科苗木调运中不断截获锈色棕榈象甲。为了将锈色棕榈象甲和国内常见象甲类昆虫区分开来,需要大量形态学鉴别工作,这些工作大多费时、费力且需要专业的昆虫分类学知识。并且,处于卵、幼虫、蛹这三个虫态的象甲类昆虫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只能在获取到成虫样本的时候才能进行,处于卵、幼虫、蛹这三个虫态的象甲类昆虫在形态上非常相似,目前还没有可靠的鉴定特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3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