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7471.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5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白艳菊;韩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R1/9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病毒 检测 试剂盒 | ||
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一步法RT‑PCR检测马铃薯病毒用酶制剂等需特殊条件保存的问题,本发明试剂盒包括试剂和一个反应管;其中试剂为:M‑MLV、RT‑PCRbuffer、DNA聚合酶、dNTP、六种病毒的上下游引物、牛血清白蛋白,Tween 20和甘油;本发明的试剂盒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植株中是否存在马铃薯病毒,并且稳定性好,可在常温干燥的条件下进行保存,保存期3个月。本发明应用于马铃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逐步推行,马铃薯种植规模在逐步的增加和扩大,马铃薯病毒病已称为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是马铃薯生产中极为重视的工作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检测技术却存在周期长,检测结果不准确,易漏检等现象。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的马铃薯生产长期存在病毒病侵染等问题,进而导致产量下降并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常见的马铃薯病毒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植株症状分辨,RT-PCR,电子显微镜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假阳性高等问题。一步法RT-PCR是常用的马铃薯病毒检测方法之一,但由于其所用酶制剂等需特殊条件保存,所以未被大量应用于生产。而冷冻干燥技术则是当前应用较多的保存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一步法RT-PCR检测马铃薯病毒用酶制剂等需特殊条件保存的问题,提供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和一个反应管;其中试剂为:M-MLV、RT-PCRbuffer、DNA聚合酶、dNTP、六种病毒的上下游引物、牛血清白蛋白、Tween 20和甘油;其中M-MLV、RT-PCRbuffer、DNA聚合酶、dNTP、每种病毒的上游引物、每种病毒的下游引物、牛血清白蛋白,Tween 20和甘油的体积比是1:12.5:2:2.5:10:10:2:1:1。
本发明试剂盒可以检测植株中6种马铃薯病毒,从而实现对生产中马铃薯植株的快速检测。本发明采用逐层涂布的方式将不同的反应物分别涂布于反应管中,并分别加入稳定剂使各层的反应物可在常温干燥的条件下进行保存,可常温保存3个月以上。使用时仅需加入需检测的植株总RNA和适量的纯净水,即可对植株中的6种马铃薯病毒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在生产中马铃薯病毒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PCR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马铃薯病毒检测试剂盒包括试剂和一个反应管;其中试剂为:M-MLV、RT-PCRbuffer、DNA聚合酶、dNTP、六种病毒的上游引物、六种病毒的下游引物、牛血清白蛋白、Tween 20和甘油;M-MLV、RT-PCRbuffer、DNA聚合酶、dNTP、六种病毒的上游引物、六种病毒的下游引物、牛血清白蛋白,Tween 20和甘油的体积比是1:12.5:2:2.5:10:10:2:1:1。
本实施方式中六种病毒的上游引物和六种病毒的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12所示。
结果判定:若试剂盒检测到729bp的条带,则证明检测植株感染了马铃薯S病毒,若检测到711bp的条带,则证明检测植株感染了马铃薯X病毒,若检测到520bp的条带,则证明检测植株感染了马铃薯M病毒,若检测到447bp的条带,则证明检测植株感染了马铃薯Y病毒,若检测到336bp的条带,则证明检测植株感染了马铃薯卷叶病毒,若检测到273bp的条带,则证明检测植株感染了马铃薯A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