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氮化硼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811.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洋;邵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旭羽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83;C04B35/622;B33Y1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氮化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用氮化硼陶瓷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构成:高分子聚合物5.2%—35%、石墨烯纤维1.1%—6.5%、尼龙纤维1.1%—6.5%、合金粉2%—15%、固化剂0.1%—3.8%、抗氧化剂0.2%—0.8%、氮化硼纳米片10%—25%、粘接剂0.05%—0.2%,膨润土1.1%—6.5%、余量为陶瓷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混料、初步造粒、二次造型及烧结成型。本发明一方面生产原料获取容易,成本低廉,原料污染性低,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加工效率高,运行能耗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具备良好的热塑成型能力和机械结构强度、结构韧性的同时,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磨损能力和和自润滑性能,从而在有效满足3D打印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另可有效的提高3D打印制备工件的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用氮化硼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技术在模具、零件等众多的加工领域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虽然各类的3D打印设备种类众多、加工成型工件结构精度、加工效率就较高,且加工作业运行能耗相对较低,可有效满足多种零部件工件等加工作业的需要,但在当前可有效与3D打印设备配套使用的打印材料相对较少,且打印材料的自身结构性能相对较差,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均相对交差,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工件实际使用的需要,从而严重限制了3D打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有效满足3D打印作业需要的高分子材料,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用氮化硼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3D打印用氮化硼陶瓷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物质构成:高分子聚合物5.2%—35%、石墨烯纤维1.1%—6.5%、尼龙纤维1.1%—6.5%、合金粉2%—15%、固化剂0.1%—3.8%、抗氧化剂0.2%—0.8%、氮化硼纳米片10%—25%、粘接剂0.05%—0.2%,膨润土1.1%—6.5%、余量为陶瓷粉。
进一步的,所述的合金粉、膨润土及陶瓷粉均为50—600目的粉末结构,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直径0.5—3.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乳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合金粉为锰合金、钨合金、铜合金、铝镁合金及锌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化剂为多胺类及酸酐类物质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626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接剂为热固性弹性体及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3D打印用氮化硼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预处理,先将高分子聚合物、碳酸钙粉、氮化硼纳米片、陶瓷粉同时添加到总量为高分子聚合物、碳酸钙粉、氮化硼纳米片、陶瓷粉总量1.5—3倍的去离子水中,并在25℃—50℃恒温环境下,以80—300r/min匀速单向搅拌10—15分钟,然后对混合后的高分子聚合物、碳酸钙粉、氮化硼纳米片、陶瓷粉干燥,并在干燥后的混合物含水量低于3%,然后对混合物破碎得到300目以上粉状混合物备用;
第二步,混料,将石墨烯纤维、尼龙纤维、合金粉、固化剂、抗氧化剂、粘接剂、膨润土和第一步制备的粉状混合物一同添加到搅拌设备中,在20℃—60℃恒温环境下搅拌均匀,并在完成搅拌后保温静置10—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旭羽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旭羽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