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2023.X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能裕;丸山爱美;大村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B60K17/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适当地配置保持小齿轮的小齿轮支架来实现适当的动力传递。一种动力装置(1),其具备:电动机(2),驱动车辆的左右的车轴(3A、3B);变速器(5),配置在电动机和左右的车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及差速器(6),向左右的车轴分配通过变速器变速后的输出,变速器具备:第一齿轮(51),与电动机机械连接;第二齿轮(52),具有与第一齿轮相同的旋转轴心,且与差速器的差速器外壳(61)机械连接;小齿轮(53),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及小齿轮支架(54),将小齿轮支承为能够自转,小齿轮支架在比第二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部靠差速器的差速器外壳侧的位置具有支承小齿轮的小齿轮支承部(54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动力装置,其具备:电动机,驱动车辆的左车轮及右车轮;变速器,配置于该电动机与左车轮及右车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及差速器,将通过该变速器变速后的输出向左车轮和右车轮分配。这种动力装置作为前轮驱动装置或后轮驱动装置而设置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为了适当的动力传递,重要的是如何支承构成变速器的各齿轮。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40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关于构成变速器的各齿轮的支承并没有具体的记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适当地配置保持小齿轮的小齿轮支架来实现适当的动力传递的动力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动力装置(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动力装置1),其具备:
电动机(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2),其驱动车辆的左车轮及右车轮;
变速器(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变速器5),其配置在该电动机与所述左车轮及所述右车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及
差速器(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差速器6),其向所述左车轮和所述右车轮分配通过该变速器变速后的输出,
其中,所述变速器具备:
第一齿轮(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齿轮51),其与所述电动机机械连接;
第二齿轮(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齿轮52),其具有与该第一齿轮相同的旋转轴心,且与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外壳(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差速器外壳61)机械连接;
小齿轮(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小齿轮53),其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及
小齿轮支架(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小齿轮支架54),其将所述小齿轮支承为能够自转,
所述小齿轮支架在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的啮合部(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啮合部M)靠所述差速器的所述差速器外壳侧的位置具有支承所述小齿轮的小齿轮支承部(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小齿轮支承部54a)。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动力装置的基础上,其中,
所述小齿轮中,小齿轮轴(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小齿轮轴53c)的一端部经由第一轴承(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55)能够旋转地支承在间隔壁部(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间隔壁43),该小齿轮轴的另一端部经由第二轴承(例如为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56)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小齿轮支架的所述小齿轮支承部,
所述小齿轮支架固定于所述间隔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2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冷却系统
- 下一篇:动力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