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定黄瓜对疫病抗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6604.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廷全;王瑞;林毓娥;金庆敏;徐晓美;钟玉娟;姚春鹏;谢大森;罗少波;李明珠;梁肇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定 黄瓜 疫病 抗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黄瓜对疫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瓜类疫霉,切取其新鲜微菌块,将新鲜微菌块菌丝一面向下放置到黄瓜子叶上进行保湿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叶片病斑面积大小与感病对照相比来确定黄瓜子叶的抗病性。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使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黄瓜对疫病抗性的鉴定效率,还可以大幅度降低鉴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类,具体涉及利用黄瓜离体子叶高效率鉴定黄瓜对疫病抗性的创新方法。
背景技术
瓜类疫病由瓜类疫霉(P.melonis)所引起,是黄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更易发病且发病严重,化学药剂难以奏效。一般年份减产30%,病害流行年份则几乎绝收,经济损失较大。
控制该病害的最根本途径是培育抗疫病黄瓜新品种,要培育高抗疫病黄瓜新品种,对黄瓜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对黄瓜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的方法研究,一直以来,均采用翁祖信和肖小文1984年发表的方法或稍有调整。该方法采用瓜类疫霉的游动孢子接种,最佳孢子浓度为100个/mL,接种子叶或第一片真叶,后来,有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在孢子浓度、接种部位及接种方式上有些调整,比如将孢子浓度提高到1000个/mL,或采用灌根、喷雾等方法。依据孢子浓度方法有2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由于游动孢子不断游动,孢子浓度很难准确测定,每毫升溶液中的孢子数量也相差较大,最终导致抗性鉴定结果不稳定;二是培养孢子囊和诱导游动孢子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因此,找到一种新的、操作简便的鉴定黄瓜抗病能力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快速鉴定黄瓜对疫病抗性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鉴定黄瓜对疫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的瓜类疫霉,切取其新鲜微菌块,将新鲜微菌块菌丝一面向下放置到黄瓜子叶上进行保湿培养一段时间后,通过叶片病斑面积大小与感病对照相比来确定黄瓜子叶的抗病性。
优选的,固体培养基为V8、PDA或皮氏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
快速鉴定黄瓜对疫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固体培养基在28℃条件下黑暗培养瓜类疫霉菌3-4天;
2)黄瓜待测材料及抗、感对照材料播种于盆钵中,进行培养;
3)切取菌圈周围微菌块,取黄瓜子叶,将其背面向上置于培养皿中的湿润滤纸之上,将微菌块菌丝向下放置于黄瓜子叶之上;
4)接种疫霉菌后的黄瓜子叶进行培养;
5)检测病斑大小,判断黄瓜的抗病性。
优选的,黄瓜待测材料及抗、感对照材料的培养条件是:放于光照培养箱中,条件设定温度白天28℃,黑暗26℃,湿度均为85%,培养7天。
优选的,接种疫霉菌后的黄瓜子叶的培养条件是:28℃培养皿中,黑暗培养24h。
优选的,判断黄瓜抗病性所采用的标准时病斑面积占感病对照病斑面积的0-20%,为高抗材料,占20%-40%为中抗材料,占40%-70%为MS中感材料,占70%以上,为高感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使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黄瓜对疫病抗性的鉴定效率,还可以大幅度降低鉴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瓜类疫霉菌(Phytophthoramelonis)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3-4天的形态。
图2培养7天的待测黄瓜苗。
图3改造后的移液器枪头。
图4微菌块的切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6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 下一篇:细菌耐药性变化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