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MRSA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7146.8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英;杜刚;胡秋芬;胡秋月;刘赟;詹梦涛;陆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78 | 分类号: | C07C45/78;C07C49/84;C12P5/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谢乔良 |
地址: | 6505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rsa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MRSA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萘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8H18O4,该化合物命名为naphthalde B。其制备方法是以拟茎点霉菌株CGMCC M2017632的大米固体发酵产物为原料,经浸膏提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等步骤分离得到。所述的应用为naphthalde B在制备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中的应用。经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naphthalde 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43300的活性,MIC50分别达到4μg/ml和16μg/ml。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MRSA萘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不规范的使用,耐药细菌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感染在医院内日趋流行;Klevens 等报道2005年来预计每年美国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种致命的超级病菌,其中有近1.9万人死亡,这个数据比2001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报道增加了2倍。MRSA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已与乙型肝炎、艾滋病并列为世界三大感染性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978年,医务人员在上海抽检了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的MRSA还不到5%。2009年对住院病人的抽样调查显示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过60%,同比2000年增长了40%。中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院的朱宝丽及其同事曾对中国、丹麦、西班牙人肠道菌群的DNA进行测序,研究显示:中国人肠道菌群具有更多的耐药基因。因此一些专家认为,一旦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细菌”爆发,中国将有可能成为“超级细菌”的重灾区。因此研发能有效控制耐药细菌感染的新策略和新药物,成为抗菌素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重新转向了从微生物中寻找具有不同抗菌机理的新骨架次生代谢产物,而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是该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热点,其中最常产生抗菌活性化合物的类群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茎点霉属(Phoma)和镰刀菌属(Fusarium)。拟茎点霉属是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真菌中的一个大属,该类菌株可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Weber等从鸡冠刺桐分离出的
本发明从一株拟茎点霉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naphthalde B;第二目在于提供所用专利菌株的发酵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naphthalde B的制备方法;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naphthalde B在制备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萘类化合物是从拟茎点霉菌分离得到,命名为naphthalde B,其分子式为C18H18O4,具有下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