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558.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7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宇;鲁南姝;王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皮 电极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所述表皮电极具有传感触片,所述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一金属膜:所述金属膜包括上金属层和下金属层,所述上金属层和所述下金属层之间夹设有塑料层;b)穿孔:在所述金属膜上欲成型所述传感触片的位置处进行穿孔作业;c)灌胶:在多个所述穿孔内灌导电胶,以使所述上金属层与所述下金属层通过所述导电胶形成电连接;d)全刻:在所述金属膜上冲切或激光切割出所述传感触片的结构。本发明的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制作更加轻薄的表皮电极,该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尤其有关于一种可穿戴设备制造领域中的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表皮电极是一种柔性可拉伸电极,其可以像临时刺青一样粘在人体皮肤上,以便能够像常规装置一样监测人体的电生理信号。
现有的表皮电极,通常采用粘附在一起的金属层及塑料层形成的复合膜制成,其中该金属层用于与人体的皮肤贴合,为了将金属层的数据传导至外部芯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复合膜上穿孔并于穿孔中安装导电钉的方式,通过导电钉连接金属层,并通过外部导线将导电钉与芯片连接,从而获取金属层测量的电生理数据。
然而,该种结构的表皮电极,由于采用导电钉结构,使得表皮电极的厚度较大,限制了表皮电极向轻薄方向的发展;另外,导电钉与金属层在人体动态下产生的磨擦,会产生动态噪音以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并且会磨损金属层;再有,导电钉不利于与小型芯片连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制作表皮电极的方法,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制作更加轻薄的表皮电极,该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简单、制作效率高、制作成本低。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所述表皮电极具有传感触片,所述表皮电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金属膜:所述金属膜包括上金属层和下金属层,所述上金属层和所述下金属层之间夹设有塑料层;
b)穿孔:在所述金属膜上欲成型所述传感触片的位置处进行穿孔作业;
c)灌胶:在多个所述穿孔内灌导电胶,以使所述上金属层与所述下金属层通过所述导电胶形成电连接;
d)全刻:在所述金属膜上冲切或激光切割出所述传感触片的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上金属层的厚度和所述下金属层的厚度均为50nm~200nm,所述塑料层的厚度为0.5μm~25μ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穿孔的孔径为0.1mm~0.3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步骤c)之前,需对所述金属膜上的多个所述穿孔进行超声波清洗作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触片具有多个镂空孔,所述步骤d)包括如下步骤:
d1)内边全刻:在所述金属膜上冲切或激光切割出所述传感触片的多个所述镂空孔;
d2)外边全刻:在完成所述步骤d1)后,于所述金属膜上冲切或激光切割出所述传感触片的外边缘。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步骤d)之前,需将所述金属膜粘附在一塑料底膜上,在所述步骤d1)中,在所述金属膜及所述塑料底膜上冲切或激光切割所述传感触片的每个所述镂空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d2)中,在所述金属膜上冲切或激光切割所述传感触片的外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柔电云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踏板垫位置度自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用于坐标测量机的旋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