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9203.1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军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61K36/899;A61P1/14;A61P7/06;A61P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600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香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炎、大便秘结等病症。它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功能,它不但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它也是一味滋补良药,特点是滋润而不腻滞,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和养阴清热之功,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和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银耳食用价值高,现有技术中多用于熬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银耳都用来熬制的问题,实现提供银耳饮品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银耳50-70份、雪梨5-10份、冰糖9-16份、桂圆肉9-16份、陈皮15-25份、紫糯米50-70份、苹果酸4-7份、玉竹3-5份、紫苏7-11份、柠檬汁4-6份、枇杷叶10-15份、绍酒100-200份、清水300-40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银耳60份、雪梨8份、冰糖10份、桂圆肉15份、陈皮20份、紫糯米60份、苹果酸5份、玉竹5份、紫苏8份、柠檬汁5份、枇杷叶15份、绍酒150份、清水350份。
一种银耳香型的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适量水,加热至沸腾,倒入冰糖,搅拌至全部溶解,得糖水。雪梨洗净,切块待用。紫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在水中10-15小时待用;
(2)待糖水冷却后,将其和剩余的水、银耳、雪梨块、桂圆肉、陈皮、苹果酸、玉竹、紫苏、柠檬汁、枇杷叶、紫糯米、绍酒一起倒入容器,混匀密封好,放在阴凉处2-3个月;
(3)过滤后,将滤液置于容器中密封1-2个月后,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及其制备方法,所生产的酒类饮品,口味酸甜、酒香沁远,具有理气健脾、养阴润燥、益气补血和养心安神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银耳50份、雪梨5份、冰糖9份、桂圆肉9份、陈皮15份、紫糯米50份、苹果酸4份、玉竹3份、紫苏7份、柠檬汁4份、枇杷叶10份、绍酒100份、清水300份。
实施例2:
一种银耳香型的酒,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银耳60份、雪梨8份、冰糖10份、桂圆肉15份、陈皮20份、紫糯米60份、苹果酸5份、玉竹5份、紫苏8份、柠檬汁5份、枇杷叶15份、绍酒150份、清水350份。
实施例3:
一种银耳香型的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适量水,加热至沸腾,倒入冰糖,搅拌至全部溶解,得糖水。雪梨洗净,切块待用。紫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在水中10-15小时待用;
(2)待糖水冷却后,将其和剩余的水、银耳、雪梨块、桂圆肉、陈皮、苹果酸、玉竹、紫苏、柠檬汁、枇杷叶、紫糯米、绍酒一起倒入容器,混匀密封好,放在阴凉处2-3个月;
(3)过滤后,将滤液置于容器中密封1-2个月后,得成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军,未经王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9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传感器封装体模块及相机模块
- 下一篇:感测器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