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973.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公法;吴浩;于慧;赵颢云;蒋国璋;孔建益;熊禾跟;陶波;许爽;江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向敢,王雪飞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调节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一方面,机械手可以替代部分甚至全部的人力操作,解放了劳动力,便于生产的工业化;另一方面,机械手可以克服高温、高压、污染性、放射性等恶劣工作条件进行作业,特别是在一些危险性大的行业生产中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机械手适合现代化的生产趋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现有的机械手的机械臂结构较为复杂,价格昂贵,控制程序复杂,且机械臂与机械臂之间的角度不能调节,不能进行长期工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间歇的进行长期工作、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包括具有可移动的基座;转盘,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用于第一机械臂沿所述转盘的中心轴旋转;第一机械臂,其一端通过驱动轴铰装所述转盘上,另一端通过旋转销与第二机械臂旋转连接;液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之间,用于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之间角度的调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缸以及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的推杆,所述液压缸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座,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部支撑座过盈连接,所述底部支撑座与底部销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部销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机械臂上;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撑架,所述顶部支撑架与顶部销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顶部销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械臂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机械臂头端的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用于工件的抓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轨道槽,左滑块和右滑块设置在所述轨道槽中可相对轨道槽滑动,通过左锁紧螺栓、右锁紧螺栓分别将左滑块和右滑块锁紧固定;所述轨道槽的侧壁上设有长形孔,所述左锁紧螺栓和右锁紧螺栓穿过长形孔分别与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与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头端各设置有弹性夹持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夹持组件包括拉环、夹持杆、滑座、弹簧和挡环,所述夹持杆从所述滑座中穿过,所述拉环设置在所述夹持杆的一端,所述挡环设置在所述夹持杆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夹持杆上,且顶压在所述滑座和挡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采用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盘上安装有主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力,控制驱动轴进行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液压机构可以调节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之间的角度,方便第二机械臂的上下移动,同时液压机构对第二机械臂还起到支撑的作用,延长第二机械臂的使用寿命;采用抓取机构抓取工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设置的轨道槽和滑块,可以调节左夹持杆和右夹持杆的间距,设置的弹性夹持组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使用十分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角度可调节的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无线翻页并含数据存储功能的电子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开闭通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