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轮转向器、车辆及其后轮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8270.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伟;蔡昭华;刘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转向器 车辆 及其 转向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后轮转向器,后轮转向系统和车辆,所述后轮转向器包括:电机、转向执行机构以及与电机和转向执行机构传动相连的传动机构,转向执行机构包括用于与后桥转向节连接以能够驱动后轮转向的丝杠螺母配合机构,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驱动螺母可转动地支撑在后轮转向器壳体内,传动机构与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驱动螺母传动相连,以用于将电机的旋转运动经由驱动螺母转化为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驱动丝杠沿轴向的直线运动。由此,通过后桥转向节驱动后轮相对于前轮转向相应角度,以改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问题,通过传动机构和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配合而能够增加扭矩,降低对电机额定扭矩的要求,且使得后轮转向器的整体结构合理化,降低了设计难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轮转向器,后轮转向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和道路条件的改善,对于汽车的舒适性、操控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中为了改善转弯灵活性、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车辆舒适性等,在车辆转向技术中增加了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即,通过该后轮转向技术,在车辆低速或出现转向不足时后轮与前轮呈反相转动,以达到减小转弯半径而提高车辆灵活性的目的。在车辆具有转向过度尤其是高速甩尾的趋势时,后轮与前轮呈同相转动,以减小车辆质心侧偏角,降低车辆横摆率的稳态超调量,实现变道平稳的效果。现有的后轮转向器通常为一级传动,传动比小,需要的电机扭矩大,且具有设计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对电机额定扭矩的要求和设计难度的后轮转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后轮转向器,所述后轮转向器包括:电机、转向执行机构以及与所述电机和所述转向执行机构传动相连的传动机构,所述转向执行机构包括用于与后桥转向节连接以能够驱动后轮转向的丝杠螺母配合机构,该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驱动螺母可转动地支撑在后轮转向器壳体内,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驱动螺母传动相连,以用于将所述电机的旋转运动经由所述驱动螺母转化为所述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驱动丝杠沿轴向的直线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后轮转向系统,所述车辆后轮转向系统包括后轮、后桥转向节以及如上所述所述的后轮转向器,所述驱动丝杠的两端与所述后桥转向节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后轮转向系统的车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在后轮转向器上设置丝杠螺母配合机构以及传动机构,从而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机构以及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传动而转化为驱动丝杠沿轴向的直线运动,由此,在将如上所述的后轮转向器适用于车辆的使用状态下,当车辆转向时,车辆根据当前整车状态将相应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使得电机旋转并经由传动机构和驱动螺母而驱动所述驱动丝杠沿轴向移动,进而通过后桥转向节驱动后轮相对于前轮转向相应角度,以能够改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问题,通过传动机构和丝杠螺母配合机构的配合而能够增加扭矩,降低对电机额定扭矩的要求,且使得后轮转向器的整体结构合理化,降低了设计难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后轮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轮转向器的结构图一;
图3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轮转向器的结构图二;
图4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轮转向器的结构图三,其中为了显示内部结构,省去了部分壳体;
图5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轮转向器的结构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8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