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9947.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翔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93 | 分类号: | G01S17/93;G01S7/48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激光雷达系统 无人控制 光敏三极管阵列 检测器 中央处理电路 设备自动化 图像解码器 传感系统 电机系统 光源镜片 光源系统 智能识别 抗干扰 镜片组 传感 | ||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电路、光源系统、传感系统、光源镜片组、传感镜片组、光敏三极管阵列检测器、图像解码器、电机系统。优点:该系统解决了无人控制设备易受干扰的、结构复杂的问题,实现了无人控制设备自动化、抗干扰的、结构轻巧的智能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的普及以及出行人数的大量增加,路网通行能力难以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挤加剧等现状。公路交通的安全以及运输效率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已经转变思路,从扩展路网规模逐渐转移到采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的道路交通系统和管理体系。智能汽车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汽车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多功能为一体,集中运用了现代传感、计算机、通讯、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能够自主辨识车辆所处的环境和状态,根据各传感器所得到的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提供下一步决策的依据,在民用、军事及航天领域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驾驶智能物联网设备的运作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需要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传统的无人机采用声波智能识别技术方案,一种方法是雷达自身全方位实现扫描,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相控阵雷达,这两种方案需要增加复杂的电机设备从而产生额外的负载。传统的无人车采用视觉智能识别技术方案,采用图像处理的成熟技术,但易收到光线、粉尘、烟雾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满足全天候驾驶需要。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抗干扰的、结构轻巧的应用于无人机、无人车智能识别的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系统,解决了无人驾驶设备易受干扰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电路、光源系统、传感系统、光源镜片组、传感镜片组、光敏三极管阵列检测器、图像解码器、电机系统;
所述光源镜片组、光源系统、中央处理电路依次连接,所述传感镜片组、光敏三极管阵列检测器、图像解码器、中央处理电路依次连接,所述电机系统与光源镜片组、传感镜片组、中央处理电路;
所述光源镜片组包括第一滤光镜、第一真空共振器及变聚镜,所述第一滤光镜、第一真空共振器及变聚镜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滤光镜接收光源系统中波分复用器传输的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电路通过发送指令启动激光系统开始工作,所述传感系统对传感镜片组捕获的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电路中,所述中央处理电路对传感镜片组所捕获的信号进行实时分析,驱动电机系统并调整光源镜片组的焦距,直到电机系统所控制的光源镜片组、传感镜片组与分析目标的表面平衡一致时停止调整。
优选地,所述光源系统包括蓝光器、激光器、频带滤光器,所述蓝光器、激光器同时与中央处理电路连接,并同时与频带滤光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频带滤光器包括光源滤光镜、波分复用器,所述光源滤光镜同时光连接至所述波分复用器,并将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光源镜片组。
优选地,所述光源滤光器包括并联光连接的全通滤光镜、带通滤光镜,所述带通滤光镜用于对蓝光进行窄带滤光,所述全通滤光镜用于对激光宽带滤光。
优选地,所述传感镜片组包括第二滤光镜、第二真空共振器及聚光镜,所述第二滤光镜、第二真空共振器及聚光镜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滤光镜接收分析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翔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翔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9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