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电路基板用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层叠玻璃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8232.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栗桥透;清柳典子;中西政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7/14;C08G59/32;B32B17/02;B32B17/06;B32B17/12;B32B27/04;B32B27/3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路基 环氧树脂 组合 层叠 玻璃片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7日、中国申请号为201210581057.6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电路基板中使用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适合透明性、耐热性、强度、平滑性和耐光性优良的透明电路基板的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将薄膜玻璃与使固化性树脂浸渗到玻璃布中而得到的片复合化而形成的层叠玻璃片。本发明的玻璃片具有透明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柔软性、强韧性、平滑性、透气性优良的特性。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等的电路基板,一般广泛使用以FR-4材料(阻燃型4:使环氧树脂渗入到玻璃纤维布中后实施热固化处理而形成为板状的材料)为代表的玻璃环氧层叠印刷布线板或由芳香族类聚酰亚胺形成的挠性印刷布线板(专利文献1~4)。为了提高玻璃布等无机类纤维复合而成的片的透明性,需要使无机类纤维与塑料材料的光学折射率精密地匹配。因此,能够使用的材料受限,难以满足上述特性的平衡。例如,光学用途中,要求400nm附近的可见光的透射率高,但专利文献1~3提出的方法中,40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未能超过90%。专利文献4提出的方法中为55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但仍然小于90%。
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均为环氧类化合物和酸酐类化合物。作为普遍使用的酸酐类化合物,由饱和烃形成的酸酐由于其固化物的耐光性特别优良,因此广为使用。具体而言,较为普遍的是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等脂环式酸酐,其中,使用常温下为液态的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等。
一般的脂环式酸酐的蒸气压较高。在使环氧类化合物与酸酐类化合物热固化的工序中,一部分酸酐类化合物会挥发,因而现有技术中环氧类化合物与酸酐类化合物的实质上的反应量会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要得到本发明中的透明片的情况下,如前所述,需要使玻璃布等无机物与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光学折射率精密地匹配。但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难以精密地控制光学折射率,从而产生透明性不好的问题。
也尝试过将上述片作为透明电路基板使用,但没有涉及其材料的公开(专利文献4)。
为了用于显示器等显示元件、照明或太阳能电池等光电转换元件,要求透明、轻量且具有柔软性的透明片。一般而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片、聚丙烯、聚环烯烃等聚烯烃片、脂肪族类聚酰亚胺等聚酰亚胺片这样的片作为透明树脂片来进行研究。上述片均具有在有机物特有的柔软性方面优良的特性,但由于耐热性、尺寸稳定性、透气性等问题,实质上其用途受到限制。
另外,为了对树脂片赋予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强韧性,一般进行拉伸加工。通过该拉伸加工而使树脂片产生光学各向异性。因此,其使用限于利用光的相位差进行显示的液晶元件等。
另一方面,还普遍进行了通过将玻璃薄膜化而赋予柔软性(玻璃薄膜)的研究。使用该薄膜玻璃的情况下,在透明性、透气性方面显示出格外优良的特性,但由于玻璃特有的脆性,因此难以操作。
因此,为了通过将薄膜玻璃与有机性的树脂片层叠化来弥补上述各缺点,进行了通过将树脂薄膜等贴合在薄膜玻璃上或者将树脂薄膜等夹入薄膜玻璃中而构成层叠片的尝试(专利文献5~8)
但是,与玻璃相比,树脂片的热膨胀等较大等,尺寸稳定性差。由于该特性,在使用层叠片的热历程等工艺中,会产生片的翘曲等,难以维持所要求的尺寸稳定性。
另一方面,使固化性树脂浸渗到玻璃布中而得到的片以预浸料或片状模塑料的形式得到广泛使用。这些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但一般而言上述材料是不透明的,即使与薄膜玻璃层叠,也不可能成为透明材料。
此外,使玻璃布与固化性树脂复合化时,进行了通过控制玻璃布和固化性树脂的光学折射率而得到透明树脂片的尝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透明片作为树脂材料较为强韧,光学各向异性较小。但是,单独使用该片时,在平滑性、透气性方面不能得到充分的特性(专利文献9)。
另一方面,作为玻璃的替代品,对专利文献10中列举的材料进行了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3/6453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338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69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0585号公报
专利文献5:WO2009/0574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