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公共运输系统中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6601.8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轶欧;孙帮成;刘天赋;刘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B19/04;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67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公共 运输 系统 无人驾驶 车辆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智能公共运输系统中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公共运输系统包括运行在运输区域内的多个无人驾驶列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运输区域的车辆调度信息;
根据所述车辆调度信息生成运行信息,其中,所述运行信息中包括预定行驶路径、出发地及目的地,且所述预定行驶路径为所述运输区域内的非机动车道路径中的任一段路径,以及,根据所述运行信息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按照所述预定行驶路径行驶至所述出发地;
在检查到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至所述出发地后,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开启,并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或货物上车信息后,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关闭;
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继续按照所述预定行驶路径行驶至所述目的地,并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开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或货物运输订单完成信息后,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返回对应的停车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关闭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设置在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的车厢底部的载重检测器对所述车厢重量进行检测;
接收所述载重检测器发送的车厢重量;
判断所述车厢重量是否大于预设重量值;
若是,则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的语音播报器播放超重提示信息,并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后,重新判断所述载重检测器再次发送的车厢重量,直到检测到的所述车厢重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重量值,停止语音播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运输区域的车辆调度信息的同时,还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编组信息;
读取所述编组信息,其中,所述编组信息中包括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的车辆编号以及与该车辆编号相邻的两个车辆编号;
以及,在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至所述出发地之前,先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纵向排列在相邻的两个车辆编号分别对应的两辆无人驾驶车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接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中的电量检测装置发送的车辆电量信息;
判定所述车辆电量信息是否小于预设电量值;
若是,则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至对应的充电站进行充电,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该无人驾驶车辆的暂停运行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运输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发送的空气质量值;
判断所述空气质量值是否低于预设质量值;
若是,则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中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设置在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上的障碍探测器发送的障碍物信息;
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障碍物信息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停止运行,并控制设置在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上的声光报警器开启。
7.一种智能公共运输系统中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车辆调度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针对运输区域的车辆调度信息;
行驶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调度信息生成运行信息,其中,所述运行信息中包括预定行驶路径、出发地及目的地,且所述预定行驶路径为所述运输区域内的非机动车道路径中的任一段路径,以及,根据所述运行信息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按照所述预定行驶路径行驶至所述出发地;
出发地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查到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行驶至所述出发地后,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开启,并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或货物上车信息后,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关闭;
目的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应的无人驾驶车辆继续按照所述预定行驶路径行驶至所述目的地,并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的车门开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或货物运输订单完成信息后,控制该无人驾驶车辆返回对应的停车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6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101A)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