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极管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7338.1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29 | 分类号: | H01L21/329;H01L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制备 工艺 | ||
1.一种二极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硅片P+、N+面完成镀镍后,再在硅片P+、N+面表面涂覆光阻胶;
(2)将步骤(1)中涂覆光阻胶的硅片进行去胶处理,然后用水作为冲洗液进行冲洗,在冲洗时,控制冲洗液的PH值在6~8之间,冲洗液温度在16~20℃,冲洗持续8~12min;冲洗完成后再通过离心甩干6~8min;
(3)将清洗好的硅片在100~120℃的条件下烘烤50~70s,再降温至18~22℃进行冷却,冷却24~36s;
(4)冷却后的硅片的N+面进行曝光,曝光部分的硅片用显影液腐蚀,处理得图形化硅片,并去除图形间隙处光阻胶;
(5)通过自动检测仪对步骤(4)中图形化硅片进行自动检测,有掉胶的被分拣出,没有掉胶缺陷的进入下一工序;
(6)利用硅片N+面的图形间隙作为划片下刀参考线进行划片,形成单个芯片;
(7)对芯片台面进行酸腐蚀,去除划片过程中对芯片造成的损伤,然后去除表面的光阻胶,再次镀镍;
(8)将芯片的P+、N+面分别通过焊料焊接引线,然后经碱洗、梳条后进行上胶、胶固化、模压、后固化、电镀,最后经测试合格后印字、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芯片台面进行酸腐蚀,采用HNO3-HF-H3PO4混合酸,腐蚀时间为180-200S,酸温控制在6-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碱洗采用质量浓度为3-5%的KOH溶液,碱洗80-100S,碱液温度控制在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下原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73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减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结构的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