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5961.3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李沫;陈飞良;康健彬;王旺平;黄锋;张晖;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0232 | 分类号: | H01L31/0232;H01L31/0352;H01L31/1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蒋斯琪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照式 级联 倍增 雪崩 光电二极管 | ||
1.一种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衬底上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上设置有n型掺杂AlxGa1-xN层,n型掺杂AlxGa1-xN层上面设置有一突起台面,所述突起台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i型周期级联倍增层、i型本征吸收层及p型电极层;所述突起台面的周围设置有光耦合汇聚结构;所述n型掺杂AlxGa1-xN层的下沉台面上沉积有n型欧姆接触层,p型电极层上沉积p型欧姆接触层;通过调节n型掺杂AlxGa1-xN层中Al组分的x,使得n型掺杂AlxGa1-xN层对光电二极管中i型本征吸收层对应的探测波段吸收率小于20%;
所述光耦合汇聚结构,是通过在背射式堆栈型APD吸收区设计光耦合结构,将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从垂直传播调控为横向传播,汇集到i型本征吸收层,使其绕过了对光有损耗的堆栈型倍增区,从而提升对光子的吸收利用能力,产生光生载流子,同时实现倍增和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周期级联倍增层为Ⅲ族氮化物的超晶格,材质为InyGa1-yN或AlyGa1-yN,其中0≤y≤1,i型周期级联倍增层的厚度为0.001~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本征吸收层的材质为InzGa1-zN或AlzGa1-zN,其中0≤z≤1,i型本征吸收层的厚度为0.001~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汇聚结构是由光栅结构组成,包括沉积于n型掺杂AlxGa1-xN层的下沉台面上的介质层和介质层上刻蚀形成的光栅;所述光耦合汇聚结构的垂直高度对应于i型周期级联倍增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材质为Au、Ag、SiN、或SiO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背照式级联倍增雪崩光电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合汇聚结构的线宽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59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