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踏板侵入防护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1879.3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K23/02;B60T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侵入 防护 装置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踏板侵入防护装置和车辆,踏板侵入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和通过转动支点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部上的转动部,转动部包括弯折的移动杆,移动杆的第一端向前凸出于车辆的前围板,在移动杆的第一端受到向后的力时,移动杆以转动支点为转动中心转动,以使移动杆的第二端向前推动踏板。当车辆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移动杆的第一端首先有向后侵入的趋势,移动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移动杆中间位置的转动支点为转动中心转动,由于第一端向后运动,则第二端向前运动,可以推动踏板也向前运动,从而避免撞击过程中驾驶员的脚部和腿部受到来自踏板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踏板侵入防护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汽车碰撞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车辆碰撞安全法规中对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离合踏板侵入要求较低,根据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方向的位移量,法规要求踏板设计时确保其侵入量不超过上述的位移量。但是在车辆实际受到碰撞时,前围板向后侵入,可能会推动踏板向后或向上移动,这样,踏板会将撞击力传递至驾驶员的脚部和腿部,虽然不是致命伤害,但伤害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给人带来很大痛苦。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踏板溃断式或防撞杆限位式来防止踏板侵入。踏板溃断式装置在极限使用工况及某些误操作工况有断裂风险,存在安全隐患。防撞杆限位式装置仅能够限制踏板过大位移量,在碰撞程度不高时无法有效保护驾驶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板侵入防护装置和配置有该踏板侵入防护装置的车辆,以解决车辆在受到前方撞击时踏板对驾驶员造成安全威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踏板侵入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和通过转动支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上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弯折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第一端向前凸出于车辆的前围板,在所述移动杆的第一端受到向后的力时,所述移动杆以所述转动支点为转动中心转动,以使所述移动杆的第二端向前推动所述踏板。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踏板后方的弯折的滑槽,所述转动支点为安装在所述移动杆上的可伸入所述滑槽并在其中滑动的卡销,在所述移动杆的第一端受到向后的力时,所述移动杆以所述卡销为转动中心转动,并通过所述卡销沿所述滑槽滑动。
可选地,所述移动杆包括杆部和固定于所述杆部的弯折处的导向部,所述卡销安装在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侧面贴合在所述滑槽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滑槽的底座,以及将所述底座固定到车身上的连接杆。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移动杆的第二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介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踏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滑槽的朝向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形成有开口,所述卡销一端被限制在所述开口的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开口并固定到所述移动杆上。
可选地,所述转动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杆上的可压缩组件,并通过所述可压缩组件将所述移动杆塞入到所述前围板中。
可选地,所述可压缩组件为套设在所述移动杆上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过盈配合地塞入到所述前围板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有根据以上所述的踏板侵入防护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杆的第一端向前凸出与车辆的前围板,当车辆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前围板还没有向后侵入时,移动杆的第一端首先有向后侵入的趋势。此时,移动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移动杆中间位置的转动支点为转动中心转动,由于第一端向后运动,则第二端向前运动。由于第二端位于踏板的后方,当第二端向前运动时,可以推动踏板也向前运动,从而避免撞击过程中驾驶员的脚部和腿部受到来自踏板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1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