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S-氰醇裂解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7767.9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振华;瞿旭东;程占冰;孙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弈柯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0;C12N1/21;C12P13/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陆凤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酶 氰醇 突变 催化活性 高活性 野生型 苯氧基苯甲醛 大肠杆菌 氨基酸残基 加成反应 诱导表达 突变酶 位点 制备 催化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活性S‑氰醇裂解酶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对野生型S‑氰醇裂解酶的103位氨基酸残基进行突变能够显著提高突变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而且诱导表达时不需要降低温度,因而显著地降低了酶的制备成本;进一步地对第128位等其它位点进行突变获得了催化活性提高的S‑氰醇裂解酶,实验结果表明,该类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在催化间‑苯氧基苯甲醛(m‑PBAld)和HCN的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与野生型相比提高了2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S-氰醇裂解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氰醇裂解酶是一种在化工生产中非常有用的工业用酶,其天然活性是催化氰醇的裂解并释放出氢氰酸。氰醇裂解酶可以催化逆反应,即HCN与醛酮的加成,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α-氰醇产物。间苯氧基苯甲醛(m-PBAld)的S-型氰醇(SCMB)是菊酯类农药的关键中间体。传统的化学法存在立体选择性不高的问题,而S氰醇裂解酶催化的SCMB生产工艺具有选择性。
天然的S-氰醇裂解酶存在于橡胶、木薯和高粱等少数几种植物组织中,丰度低,纯化难度大。1995年,Wajant采用五步纯化法从木薯中分离得到了木薯氰醇裂解酶MeHNL(Plant Sci.,1995,108,1);White等人采用三步法从木薯叶中提取了MeHNL,采用盐析和透析的方式得到了酶液,但是应用于化学催化的立体选择性不高(Plant Physiol 1998,116,1219)。来源于木薯(Manihot esculenta)的氰醇裂解酶(MeHNL)是一种S-氰醇裂解酶,已有文献报道将MeHNL用于催化S-型手性氰醇的化学合成,ee值>99%,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酶活仍然不够高,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的S-氰醇裂解酶,以降低应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活性S-氰醇裂解酶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在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位点发生突变:第103位氨基酸残基、第128位氨基酸残基、第2位氨基酸残基、第81位氨基酸残基、第149位氨基酸残基、第94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76位氨基酸残基,其中,氨基酸残基编号采用SEQ ID NO.1所示的编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催化活性是野生型S-氰醇裂解酶的至少2倍;优选地至少5倍;更优选地至少10倍。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野生型S-氰醇裂解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氨基选序列与SEQ ID NO.1相比具有至少80%的同源性;更优选地,具有至少90%的同源性;最优选地,具有至少95%的同源性;如具有至少96%、97%、98%、99%的同源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突变位点包括第103位氨基酸残基;优选地,第103位氨基酸残基由H突变为L、I、V、C、S或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突变位点还包括第128位氨基酸残基;优选地,第128位氨基酸残基由W突变为A。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突变位点还包括第2位氨基酸残基;优选地,第2位氨基酸残基由V突变为P、L、D、I、G、H、R、M、S、C、W、T、Q、或A。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突变位点还包括第81位氨基酸残基;优选地,第81位氨基酸残基由C突变为A、V或I。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突变的S-氰醇裂解酶的突变位点还包括第149位氨基酸残基;优选地,第149位氨基酸残基由L突变为I、C、A或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弈柯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弈柯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7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