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航空拖曳系统的风力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7772.1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翔宁;邱涛;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航空 拖曳 系统 风力 阻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阻尼装置,属于航空拖拽系统中阻尼装置领域。包括:进气风门、风扇叶轮、叶轮轴、排气风门、舱体、诱饵弹、牵引索及传动转向装置及轮轴支座;舱体前端布置有进气风门,进气风门后端设置有风扇叶轮;叶轮轴一端与风扇叶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转向装置连接,叶轮轴固定在轮轴支座上,叶轮轴两端固定在舱体上;释放诱饵弹,诱饵弹通过牵引索与传动转向装置连接,经叶轮轴带动风扇叶轮转动;同时打开进气风门及排气风门形成作用与风扇叶轮表面的空气来流,产生使风扇叶轮反向转动的转矩,能够将诱饵弹减速或回收。本发明单纯利用风能便可产生减缓牵引索释放速度的阻尼作用,有效避免了释放结束时牵引索被拉断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拖拽系统中阻尼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通常会在先进战斗机上加装拖曳式诱饵,目的是干扰雷达制导导弹使其偏离目标,从而保证机载平台的安全。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诱饵弹被抛放后受自身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被投放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停止投放的一瞬间,牵引索上的拉力急剧增大,严重时将会被拉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加装制动电机装置、充气气囊装置等方式对牵引索的释放速度加以控制。但制动电机方案,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极大增加了系统的结构重量;而充气气囊方案也存在由于磨损需要经常更换气囊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力阻尼装置,采用了风力为风扇叶轮提供阻尼力矩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牵引索释放增阻降速的目的,确保牵引索在投放结束时不被拉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风力阻尼装置,包括:进气风门、风扇叶轮、叶轮轴、排气风门、舱体、诱饵弹、牵引索及传动转向装置及轮轴支座;
所述舱体前端布置有进气风门,所述进气风门后端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排气风门,所述进气风门与所述排气风门之间设置有风扇叶轮;
所述轮轴支座固定在舱体上,所述叶轮轴安装在所述轮轴支座上且叶轮轴两端分别与风扇叶轮及所述传动转向装置连接;
释放诱饵弹,所述诱饵弹通过牵引索与所述传动转向装置连接,经叶轮轴带动风扇叶轮转动;
同时打开进气风门及排气风门形成作用与风扇叶轮表面的空气来流,产生使风扇叶轮反向转动的转矩,能够将所述诱饵弹减速或回收。
优选地,所述风力阻尼装置设置有用于开启进气风门的液压作动筒,还设置有用于开启排气风门的伺服电机;
所述液压作动筒及伺服电机由控制装置共同控制。
优选地,所述风力阻尼装置设置有用于检测牵引索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的采集信息传输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进而调节进气风门及排气风门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进气风门采用分瓣式设计,多个进气风门闭合时,形成舱体前端。
优选地,所述排气风门采用天窗式设计,由固定部分和滑动部分组成;
所述滑动部分设置有丝杆;
转动丝杠,所述滑动部分向固定部分滑动或者远离。
优选地,所述传动转向装置由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及两个相互啮合转向齿轮组成;
其中一个传动齿轮与一个转向齿轮共轴连接;
另一个传动齿轮与所述牵引索的卷线绞盘共轴连接;
另一个转向齿轮与所述叶轮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索靠近所述卷线绞盘的一端连接处设置有导向器。
优选地,所述叶轮轴设置有多个共轴的风扇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7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