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大型飞艇载荷转移的浮力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6790.5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宁辉;吴晓龙;叶虎;李云飞;邢笑月;耿宝刚;徐敏杰;张永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
主分类号: | B64F1/22 | 分类号: | B64F1/22;B64B1/00;B64B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8417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大型 飞艇 载荷 转移 浮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飞艇载荷转移的浮力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大型飞艇艇体两侧的拉索连接点布设拉索,每个拉索连接点均同时布设拉索A和拉索B两根拉索;2)将与大型飞艇的拉索连接点连接的拉索A与试验场地面上对应的地锚相连,使大型飞艇锚泊于试验场地面;……;6)拉索B作为系留绳用于固定大型飞艇,解除拉索A,完成飞艇充气并转移至一体桁架式装置的过程。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大型飞艇试验外场转场过程中的锚泊切换涉及人员及设备众多、时间长、步骤繁琐、操作风险大等问题,压缩了锚泊切换时间,以减少锚泊切换过程中地面风向、风速变化对飞艇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软式飞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型飞艇载荷转移的浮力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飞艇一般艇体长度大于50m,艇囊内部充满浮升气体,其外形通过调节内外压差来保持。艇囊下面通过绳索或钢索悬挂吊舱,内置动力装置、操作系统、有效载荷和压舱物等。近年来,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艇性能有了极大改善,飞艇体积也在不断增大,在飞艇实际使用过程中,充气后锚泊切换的方式也同时在发展,目前常见的几种飞艇锚泊切换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工/车辆拖拽方式
此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小型飞艇(艇体长度小于20m),通过采用人工或者车辆的拖拽方式,实现飞艇的锚泊切换。
2)双吊车/双桁吊起吊转移方式
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飞艇囊体上悬挂配重物,抵消飞艇的净浮力,双吊车/双桁吊的吊钩与飞艇的前后吊点相连,实现飞艇的提升、位置变换,最终完成飞艇的锚泊切换。
针对大型飞艇,现有的锚泊切换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锚泊切换方式在场外进行,需要飞艇在露天环境下完成前期的囊体铺设、充气等过程,周期长,大型飞艇在试验外场受气象条件变化影响很大,风速、风向的突然变化极易对飞艇自身的结构强度产生破坏,飞艇在锚泊切换过程中的时间越长,气象条件的可能变化对飞艇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
2)如果采用现有牵引平台在场内进行锚泊切换,但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分离式的,没有一体式的放飞平台,这样就对各分离部分的同步性要求严格,一旦牵引装置的行进不同步,飞艇囊体就会承受牵引装置提供的附加的拉力,极有可能对飞艇囊体造成破坏,造成飞艇转运失败;
3)大型飞艇体积/质量比大,存在附加惯性作用,传统的人工/车辆拖拽方式无法保证飞艇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飞艇的固有惯性,容易在飞艇需要紧急停止的时候,人力给予囊体拉索附加拉力,进而造成囊体抓手受力过大,囊体破裂。
4)双吊车/双桁吊起吊转移方式在飞艇锚泊切换过程中涉及人员、作业设备多,操作风险大,而且大型飞艇体积巨大,常规的吊车/桁吊的吊钩高度很难达到,进一步增加了锚泊切换的成本与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飞艇载荷转移的浮力转移方法,以解决大型飞艇试验外场转场过程中的锚泊切换涉及人员及设备众多、时间长、步骤繁琐、操作风险大等问题,压缩了锚泊切换时间,以减少锚泊切换过程中地面风向、风速变化对飞艇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大型飞艇载荷转移的浮力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大型飞艇艇体两侧的拉索连接点布设拉索,每个拉索连接点均同时布设拉索A和拉索B两根拉索;
2)将与大型飞艇的拉索连接点连接的拉索A与试验场地面上对应的地锚相连,使大型飞艇锚泊于试验场地面;
3)给大型飞艇囊体充氦气,使飞艇因自身浮力上浮,同时缓慢放长飞艇与地锚相连的拉索A,飞艇整体上浮至高于一体桁架式装置平台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67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