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3514.7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0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林;田大力;杨时虎;孙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 | 分类号: | B60R21/26;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撑圈 汽车 安全气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包括方向盘支座,所述方向盘支座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方向盘支座相连,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底端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安装有遮气布,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四角均设有第三凹槽。该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当车受到撞击时,通过控制设备传达点燃气体发生器内侧的叠氮化钠的命令,产生大量的氮气充入气囊主体的内侧,从而表现氮气充入气囊主体时,氮气首先吹到遮挡布上,有效的避免了直接吹到气囊主体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避免了氮气将驾驶员烫伤的情况发生,防止了驾驶员收到额外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气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是一种汽车内部乘员保护装置,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它会充满乘员与仪表板或者方向盘之间的空间区域,避免乘员直接与车辆部件接触以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一般的安全气囊气袋内部会设有撑圈,撑圈不但具有将气体发生器和安全气囊气袋装配在一起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阻挡气体发生器火焰烫伤主袋片的作用,但是为了防止气体发生器将安全气囊的主袋片烫伤,安全气囊气袋内部的垫片通常情况下被设计的很大,这样不但加大了安全气囊气袋的成产,而且也增加了安全气囊的重量,例如申请号为201620217659.7的专利,包括气囊袋、气体发生器和下涂层垫片,所述气囊袋包括气袋上片和气袋下片,所述气袋下片的底部设有气袋进气口;所述下涂层垫片包裹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外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延伸至气袋进气口内,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底部固定在气袋进气口处,虽然节约了成本,以及减轻了安全气囊的重量,但是容易在氮气充入安全气囊时将驾驶员烫伤,造成驾驶员受到额外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包括方向盘支座,所述方向盘支座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方向盘支座相连,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底端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安装有遮气布,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四角均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安装有拉带,所述拉带通过拉环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遮气布的底端四角均安装有连接座,所述拉带贯穿连接座,所述拉带的顶端安装有卡头,所述卡头与连接座搭接相连,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安装有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气囊主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出气微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中心处设有喷气口,所述方向盘支座的顶端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内侧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通过第一转杆与方向盘支座相连。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沉槽的底端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滑槽配合相连,所述推杆通过第二转杆与方向盘支座相连,所述推杆的左侧安装有弧形推板,所述弧形推板与气囊主体搭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方向盘支座的连接处安装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喷气口的顶端安装有孔网。
优选的,所述弧形推板的左侧安装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撑圈的汽车安全气囊,当车受到撞击时,通过控制设备传达点燃气体发生器内侧的叠氮化钠的命令,产生大量的氮气充入气囊主体的内侧,通过氮气吹动遮气布,使遮气布脱离第二凹槽的内侧,通过拉带拉扯遮气布,防止遮气布与气体主体碰触在一起,从而将气囊主体吹起脱离第一槽的内侧,有效的保护了驾驶者,从而表现氮气充入气囊主体时,氮气首先吹到遮挡布上,有效的避免了直接吹到气囊主体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避免了氮气将驾驶员烫伤的情况发生,防止了驾驶员收到额外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遮气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金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3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下压式汽车气囊
- 下一篇:汽车自救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