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3-二取代吡唑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523.4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桂森;张景雅;李子璐;张道广;佩尔-埃里克奥尔森;俞鸣烽;王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A61K31/41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唑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1,3-二取代吡唑类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是下列化合物之一:
J5:2-(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N-(3-氟苯基)乙酰胺、
J10:N-(3-氯-2-氟苯基)-2-(3-(4-氟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乙酰胺、
J13:2-(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N-(4-氟苯基)乙酰胺、
J14:2-(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N-(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3-二取代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取代苯胺1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酰氯缩合得中间体2;以取代苯甲醛3为另一起始原料,经羟醛缩合、环合得吡唑中间体5,与中间体2经取代得目标化合物J;
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
J5:R1=4-CN,R2=3-F;J10:R1=4-F,R2=3-Cl-2-F;J13:R1=4-CN,R2=4-F;J14:R1=4-CN,R2=3-CF3;
试剂与反应条件:(a)氯乙酰氯/三乙胺/二氯甲烷,20~30℃,1~2小时;(b)吗啉三氟乙酸盐/丙酮,80~90℃,60~80小时;(c)对甲苯磺酰肼/氢氧化钠/乙腈,45~55℃,10~15小时;(d)氢化钠/N,N-二甲基甲酰胺,20~30℃,10~15小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3-二取代吡唑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以取代苯胺1为起始原料,加入二氯甲烷、三乙胺,冰水浴下逐滴加入氯乙酰氯,20~30℃反应1~2小时,反应液蒸除溶剂,加入乙酸乙酯,水洗三次,蒸除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中间体2,所述取代苯胺1、三乙胺、氯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2):(1~2);
当反应物1为3-氟苯胺时,得目标中间体2a:2-氯-N-(3-氟苯基)-乙酰胺;
当反应物1为4-氟苯胺时,得目标中间体2b:2-氯-N-(4-氟苯基)-乙酰胺;
当反应物1为3-三氟甲基苯胺时,得目标中间体2c:2-氯-N-(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
当反应物1为2-氟-3-氯苯胺时,得目标中间体2d:2-氯-N-(2-氟-3-氯苯基)-乙酰胺;
(2)将取代苯甲醛3和吗啉三氟乙酸盐用丙酮溶解,加热至80~90℃反应60~80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蒸除溶剂,加入乙酸乙酯,水洗三次,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除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得中间体4,所述取代苯甲醛3与吗啉三氟乙酸盐的摩尔比为5:(1~1.5);
当反应物3为4-氰基苯甲醛时,得目标中间体4a:4-(3-氧代丁-1-烯-1-基)苯甲腈;
当反应物3为4-氟苯甲醛时,得目标中间体4b:4-(4-氟苯基)丁-3-烯-2-酮;
(3)将中间体4和对甲苯磺酰肼加入到乙腈中,45~55℃反应3~4小时后,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反应10~15小时,反应液冷却后加入乙酸乙酯,水洗3次,减压蒸除溶剂,残留物柱层析得中间体5,所述中间体4、对甲苯磺酰肼及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1.3):(1.5~2);
当中间体4为4a时,得目标中间体5a: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
当中间体4为4b时,得目标中间体5b:3-(4-氟苯基)-5-甲基-1H-吡唑;
(4)将中间体5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投入氢化钠,室温搅拌0.5~1小时,加入中间体2,20~30℃反应10~15小时后,将反应液倾入水中,析出固体,过滤,柱层析纯化得目标产物I,所述中间体4、中间体2及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1.2):(3~4);
当反应物为2a,5a时,得目标产物J5:2-(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N-(3-氟苯基)乙酰胺;
当反应物为2b,5a时,得目标产物J13:2-(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N-(4-氟苯基)乙酰胺;
当反应物为2c,5a时,得目标产物J14:2-(3-(4-氰基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N-(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胺;
当反应物为2d,5b时,得目标产物J10:N-(3-氯-2-氟苯基)-2-(3-(4-氟苯基)-5-甲基-1H-吡唑-1-基)乙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5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