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9550.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兴;袁睿斌;周岳松;江屈强;刘开伟;钱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5/66 | 分类号: | B29C65/66;B29C65/48;B29L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 机壳 体内 绝热 成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涂刷于发动机壳体的内表面的粘接剂;
绝热层,所述绝热层通过所述粘接剂粘接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表面;
膨胀芯模,所述膨胀芯模放置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表面的绝热层上;
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两端机口配合的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与所述发动机壳体形成一个封闭的内腔;
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的固定及加压机构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发动机壳体,并向所述上盖板施压,使得所述上盖板锁紧所述膨胀芯模,并能承受膨胀芯模被加热膨胀时产生的巨大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芯模可重复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芯模的材质为硅橡胶材料。
4.一种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进行处理后,涂刷粘接剂;
在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尾端装配下盖板;
对绝热层粘接表面进行处理后,将所述绝热层通过所述粘接剂粘接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
将膨胀芯模放置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的绝热层上;
在所述发动机壳体的首端装配上盖板,所述上、下盖板与所述发动机壳体形成一个封闭的内腔;
在所述上盖板上设置固定及加压机构组件后最终形成整套装置,所述固定及加压机构组件固定所述发动机壳体,并向所述上盖板施压,使得所述上盖板锁紧所述膨胀芯模,并能承受膨胀芯模被加热膨胀时产生的巨大压力;
将所述整套装置放入烘箱内,升温硫化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发动机壳体粘接表面进行处理后,涂刷粘接剂之前,还包括:
将室温固化的液体硅橡胶在模具中固化成软质的膨胀芯模,所述模具的形状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腔形状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芯模可重复使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进行处理后,涂刷粘接剂,包括:
对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进行阳极化处理,用化学纯乙酸乙酯进行清洗后、烘干30min;
在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的待粘贴绝热层的部位涂刷CH205胶粘剂,烘干30min;涂刷CH238(NW)胶粘剂,再次烘干30min。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膨胀芯模放置于所述发动机壳体的内腔表面的绝热层上,包括:
将配制好的室温固化液体硅橡胶倒入预置好所述绝热层的发动机壳体的内腔中,待其固化成软质的膨胀芯模。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及加压机构组件固定所述发动机壳体,并向所述上盖板施压,使得所述上盖板锁紧所述膨胀芯模,并能承受膨胀芯模被加热膨胀时产生的巨大压力,包括:
启动加压机构组件进行加压使上盖板平行缓慢下移,挤压所述软质的膨胀芯模向四周膨胀,压力借助膨胀芯模传递到所述绝热层内表面,使绝热层粘贴在发动机壳体内壁,直至力矩达到设计值。
10.如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内绝热层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整套装置放入烘箱内,升温硫化成型,包括:
将整套装置放入150℃烘箱内硫化60min;
拆去所述上、下盖板和固定及加压机构组件,取出所述膨胀芯模,整去绝热层废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5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