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1750.7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鲍金龙;张慧芳;石岩;赵珂;白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2D65/0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系统 优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激励力,包括:依据发动机的起动缸压和发动机参数,确定所述发动机起动需要的激励力,所述激励力包括倾覆力矩和往复惯性力;
确定目标动刚度参数,包括:确定发动机起动工况下悬置系统瞬态的目标动刚度参数;
确定评价参量,包括:依据所述激励力和所述目标动刚度参数,确定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及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所述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包括车身的响应力参数,所述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包括动力总成模态频率、解耦率、弹性轴以及扭矩轴位置;
判断操作,包括:判断所述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及所述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是否符合预置条件;
若所述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及所述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符合预置条件,则输出所述目标动刚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动刚度参数,包括:
依据所述悬置系统的指定动刚度参数,得到与所述指定动刚度参数对应的指定主动侧振动;
将所述指定主动侧振动分为多个阶段,得到多个阶段的主动侧振动;
若所述多个阶段的主动侧振动所对应的悬置系统瞬态的目标动刚度参数与所述悬置系统的指定动刚度参数之间的差均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将所述指定动刚度参数确定为目标动刚度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激励力和所述目标动刚度参数,确定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包括:
建立所述悬置系统的传递力计算函数,依据所述倾覆力矩、所述往复惯性力和所述目标动刚度参数,采用所述传递力计算函数得出所述悬置系统传递至车身的传递力参数,所述传递力参数包括所述悬置系统传递至车身的力、位移以及加速度;
根据所述传递力参数确定所述车身的响应力参数,所述车身的响应力参数包括座椅导轨响应力、位移、加速度,以及方向盘响应力、位移、加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操作,包括:
建立所述悬置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所述多目标优化函数包括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优化函数和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优化函数,采用优化算法执行所述多目标优化函数,判断所述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及所述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是否符合预置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条件包括:
所述车身的响应力参数小于第二预设值;
所述动力总成模态频率的垂向模态频率避开人体对座椅Z向敏感的频率范围,同时避开悬架传递过来的车轮跳动;
所述动力总成模态频率的各方向模态频率落在第三预设值范围内;
所述解耦率大于第四预设值;
所述弹性轴、扭矩轴空间距离、夹角小于第五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置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及所述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不符合预置条件,则调整所述目标动刚度参数,并重复所述确定评价参量及所述判断操作,直至所述发动机怠速振动评价参数及所述发动机起动振动评价参数符合预置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17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蓄能器系统的罩壳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辊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