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5793.4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靖昭;内田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L53/02;C08K9/06;C08K3/34;C08K5/053;C08K5/20;C08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苏娜;常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聚丙烯 树脂 组合 成形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刚性和耐冲击性在高水平下平衡的发泡树脂成形。一种发泡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以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丙烯树脂,包含10至65质量份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18至90质量份的滑石、0.1至6.0质量份的有机结晶成核剂、5至15质量份的发泡剂的方式进行配合而成,其中所述滑石的50%粒径(D50)为1至3μm,且所述滑石进行了提高分散性的表面处理。在通过该组合物而发泡成形的发泡成形体(1)中,发泡状态主要是独立气泡,并且发泡单元平均直径为100至30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成形体。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的发泡成形体的使用比例正在增加。对于以往的含填料的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成形体,其为了兼顾刚性和耐冲击性,进行了如下的补充,即对于刚性增加了滑石的量,以及对于耐冲击性增加了橡胶成分的量(专利文献1)。然而,刚性和耐冲击性的物性互为相反,此外,若发泡倍率变高,则难以均匀地控制发泡单元结构,因此,难以兼顾发泡成形体的刚性和耐冲击性。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添加有发泡剂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如下述表1所示,在聚丙烯树脂中配合有热塑性弹性体以及作为无机填料的滑石。
[表1]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滑石的50%粒径(D50)优选为0.01至50μm,并且在实施例中使用了D50为1.8μm或2.7μm的滑石。对于滑石的表面处理,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要点如下:可以不进行处理,也可以进行用于提高分散性的处理,但是在实施例中使用了没有进行处理的滑石。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50%粒径为3μm以下的微细滑石在混炼时难以进行分散,若大量添加时则会凝聚,因而作为发泡核而言未必是有效的,并形成了连泡结构等,从而难以兼顾刚性和耐冲击性。
另外,关于有机过氧化物,在实施例中仅公开了最多达到0.030质量份,在发泡单元的均匀化方面或耐冲击性、刚性等的平衡方面仍然有改进的余地。
此外,专利文献2中没有关于刚性和耐冲击性的具体记载。
接着,虽然如上所述地,聚丙烯树脂的发泡成形体的使用比例正在增加,但是却很少适用于注塑成型着色外观组件(材着意匠部品)。作为其原因,可列举有:以往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抗划伤性不充分,因而一旦有划伤则变得显眼。为了赋予抗划伤性,专利文献3列举了这样的例子,即,将芥酸酰胺等的脂肪酸酰胺或有机硅作为表面改性剂而添加到含滑石的树脂组合物,从而减少表面阻力。然而,即使将脂肪酸酰胺添加到含有未进行表面处理的滑石的树脂组合物,也有不能得到充分抗划伤性的情况。本发明者在研究其原因后认为,在成形后的初期,脂肪酸酰胺吸附到未进行表面处理的滑石上,因而,向成形体表面的迁移变得不充分。另外,在仅添加脂肪酸酰胺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观察到外观质量的下降或粘性的产生等不良的情况。本发明者在研究该原因后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脂肪酸酰胺会继续迁移到成形体表面并会发生堆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28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212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发泡树脂成形体,其具有在高水平下平衡的刚性和耐冲击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在长期保持发泡树脂成形体的抗划伤性的同时,还防止外观质量的下降或发粘。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5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