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启装置及汽车车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2268.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0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21/02;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 装置 汽车 车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启装置及汽车车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在驾驶汽车时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例如发生意外汽车落水。
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落水情况下的自救,由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汽车车门为水平向外转动的开启方式,又由于汽车落水后水压作用在车门外表面上,所以导致车内的人员无法打开车门逃生而发生危险。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敲碎汽车玻璃的方法,使车内人员能够打开车门或者从敲碎的玻璃处逃出汽车,例如利用汽车中设置的敲击锤敲碎汽车的玻璃、使用座椅靠枕的插柱敲碎汽车的玻璃或者使用其它尖锐的物体敲碎汽车玻璃,让水进入车内来平衡车内外水压,最终打开车门或从敲碎的玻璃处逃生。但是在汽车掉到水里之后,由于车内的人员处于紧张和恐惧的状态下,所以车内的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敲碎汽车玻璃的工具,同时对于一些力气较小的人员可能会出现敲不碎汽车玻璃的情况,进而受困在汽车中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开启装置及汽车车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在汽车门体施加有外压力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汽车落水的情况下,使车内的人员能够打开车门进行逃生。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开启装置,其包括:
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用于安装在汽车门框上,位于所述汽车门框与汽车门体转动连接位置相对的一侧框,所述汽车门框与所述汽车门体闭合时相接处部位的下方;
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通过连接线材与所述气囊模块连接,所述启动开关用于设置在所述汽车门框的下框位于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连接线材用于沿所述下框到所述侧框设置;
其中,当所述启动开关打开时,所述开启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气囊模块发生膨胀,能够将所述汽车门框和所述汽车门体顶开预定大小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开启装置,其中所述气囊模块包括容纳腔体、气囊、气体发生器、点火装置,所述容纳腔体为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点火装置、气体发生器以及气囊均容纳在所述容纳腔体中,所述气囊靠近所述容纳腔体的开口端,所述气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点火装置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开启装置,其中所述容纳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用于与所述汽车门框上预留的安装部位连接。
优选的,前述的开启装置,其中所述容纳腔体的开口端设置有防水封盖。
优选的,前述的开启装置,其中所述开启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用于为所述开启装置供电;
所述启动开关设置在所述电源与所述点火装置之间;
其中,当打开启动开关时,所述电源与所述点火装置连通,所述点火装置启动所述气体发生器使所述气囊迅速充气膨胀,所述气囊膨胀过程中从所述容纳腔体的开口端弹出,所述气囊能够顶在所述汽车门体和所述汽车门框之间。
优选的,前述的开启装置,其中所述电源为防水电源。
优选的,前述的开启装置,其中所述容纳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源容纳腔,所述电源容纳在所述电源容纳腔中;
所述电源容纳腔为密封防水腔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车门结构,其包括:
汽车门框;
汽车门体,所述汽车门体与所述汽车门框转动连接,所述汽车门体从汽车内部向汽车外部转动开启;
开启装置;
所述开启装置包括: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用于安装在汽车门框上,位于所述汽车门框与汽车门体转动连接位置相对的一侧框,所述汽车门框与所述汽车门体闭合时相接处部位的下方;
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通过连接线材与所述气囊模块连接,所述启动开关用于设置在所述汽车门框的下框位于汽车内部的一侧,所述连接线材用于沿所述下框到所述侧框设置;
当所述启动开关打开时,所述开启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所述气囊模块发生膨胀,能够将所述汽车门框和所述汽车门体顶开预定大小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2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式篮球架
- 下一篇:一种室内智能攀岩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