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特异性识别DNA序列的纳米探针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9829.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汪联辉;樊春海;邢益康;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陈思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特异性 识别 dna 序列 纳米 探针 及其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用于特异性识别DNA序列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为DNA折纸探针,具有三角形或十字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异性识别DNA序列的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DNA折纸探针按照Rothemund和Seeman的方法制备,并使用100kDa超滤管离心除去多余的订书钉链或琼脂糖电泳纯化并利用Freeze’N Squeeze DNA Gel Extraction Spin Columns浓缩回收。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特异性识别DNA序列的纳米探针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DNA折纸探针;
步骤二:构建基于闭合环状单链DNA的PhiX 174模型或线性双链DNA的Lambda模型;构建模型时采用由三部分组成的“双嵌段”DNA引物,一部分与目标DNA特定位点结合并有效地延伸,另一部分与DNA折纸探针杂交,中间通过一小段Spacer链将这两部分连接起来;
步骤三:折纸探针的特异性标记;
步骤四:原子力显微镜下成像观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按照Rothemund和Seeman的方法制备折纸,并使用100kDa超滤管离心除去多余的订书钉链或琼脂糖电泳纯化并利用Freeze’N Squeeze DNA Gel Extraction Spin Columns浓缩回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延伸单链形成双链的过程利用Vent(exo-)DNA聚合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包括将过量DNA折纸探针与标记有特定双嵌段引物的目标DNA分子混合反应12小时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包括将3μL的样品滴在新剥离云母片上,静置吸附约3分钟后利用氮气吹干于多模式8型AFM气相条件下观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还包括舒展操作,即采用含有二价阳离子的1×TAE/Mg2+作为缓冲液,将样品在云母表明吸附一定时间后,利用水流的作用和阳离子缓冲液环境下的吸附力的平衡作用将目标DNA舒展开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线性双链DNA的Lambda模型后,用折纸探针对其进行特异性标记前,需要对线性双链DNA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如下:
(1)将目标线性双链DNA序列由双链变为单链,采用的是不对称修饰引物PCR的方法,设置长片段PCR程序扩增长片段目标序列,得到与目标单链互补的ssDNA且5’端磷酸化,在Lambda外切酶的作用下可以将5’端磷酸化的单链DNA消化掉,从而得到待检测的目标DNA;
(2)将相应的双嵌段引物和上游引物加入后,经过PCR退火和延伸,双嵌段引物可以特异性地与相应位点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98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犯罪预报系统
- 下一篇:副号的终端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