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8039.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裴文良;岑强;张树生;朱宇昌;何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93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轮式 巡检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应用于石化行业的防爆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产业的成品油管道具有点多、线长、高压、易燃易爆、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特点,因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的话,不但会危及管道的正常运营,还会对沿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生态造成威胁;为了加强输油站的安全管理,要求输油站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巡视检查,而人工巡检具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巡视有效性差等特点,迫切需要开展巡检技术研究,探索通过机器人辅助人工巡检或者代替人工巡检,最大限度地减轻基层员工的劳动强度,实现有效、可靠巡检,提升输油站本质安全管理,使输油站朝着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这就需要设计一种符合国家防爆标准:GB 3836-2010,取得二类防爆证书的防爆巡检机器人,应用到石油化工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主要为了研发一种符合国家防爆标准,适用于高危场所的巡检设备,解决基层员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提升输油场站本质安全管理,真正做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为此,设计了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结构,使其既能满足防爆要求,又能适应石化行业对智能巡检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包括:主动轮(1)、RFID防爆控制器(2)、云台摄像机(3)、通讯天线(4)、防爆急停按钮机构(5)、防爆导航部件(6)、万向轮(7)、主腔体(10)、主驱动机构(11)、RFID天线(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安装于主驱动机构(11)上,位于机器人的后部;所述万向轮(7)安装于主腔体(10)的两侧,位于机器人的前部;所述防爆急停按钮机构(5)内置急停按钮(33),急停按钮(33)与按钮固定螺套(32)相连,通过按钮杆(29)伸出到主腔体(10)外部,通过旋转按钮帽(28)带动急停按钮(33)转动,起到开关电源的作用;所述防爆导航部件(6)安装于机器人的最前端;所述RFID防爆控制器(2)、RFID天线(12)位于机器人的最后端。
优选地,所述主驱动机构(11)包括:减速电机(14)、驱动轴座(15)、铜套(16)、轴套座(18)、固定法兰(20)、驱动轴(22)、前端盖(24)、轴承(26)、密封圈(27);所述铜套(16)与驱动轴座(15)为过盈配合,驱动轴(2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14)相连,输出动力;另一端通过固定法兰(20)与主动轮(1)相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轴承(26)为角接触轴承。
非限制性地,所述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还包括传感器(8)、报警灯(9)、可燃性气体探测器(13),报警灯(9)、传感器(8)、可燃性气体探测器(13)及云台摄像机(3)外部都包有防爆壳体,都与主腔体(10)采用防爆软管连接。
进一步,当所述防爆巡检机器人行走时:所述主腔体(10)的减速电机(14)带动主驱动机构(11)使所述主动轮(1)、万向轮(7)旋转,所述主动轮(3)差速转向时,万向轮(7)随之转动,实现原地转弯。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1)、万向轮(7)为阻燃、防静电橡胶材料。
此外,所述主腔体(10)包括电池腔、线路板腔体,分别安装有电池、主控制板,所述减速电机(14)安装在主腔体(10)的腔体内部。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动作灵活、体积较小,可通过铺设磁轨,利用防爆导航部件使机器人沿磁轨实现前进、后退、转向、掉头等动作。在特定位置,通过RFID防爆控制器使机器人自主选择被测物,通过机器视觉分析被测物状态,自动读取数据、超限报警,将采集数据实时上传到控制终端。
本机器人除了必备的设备外,还可以搭载防滴漏传感器、GPS、北斗等,GPS、北斗可以用于机器人的定位;防滴漏传感器可用于探测管路漏油点、漏液点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主驱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防爆急停按钮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