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车顶及使用该组合式车顶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7204.3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超;张庆波;崔崇桢;司俊德;王汉丹;赵琛;张贺;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车顶 侧边 中部模块 纵梁 顶部横梁 连接件 车架 车身 车身长度方向 复合板结构 顶部设置 两端位置 对接边 装配 背离 加工 制造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车顶及使用该组合式车顶的车辆。车辆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在车身的两侧顶部设置的两个顶部纵梁以及两个以上的顶部横梁,还包括复合板结构的组合式车顶,组合式车顶包括中部模块以及设置在中部模块的两侧的侧边模块,中部模块与侧边模块的对接边之间通过设置连接件连接,中部模块以及侧边模块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侧边与车身的前后两端位置处的顶部横梁固定连接,侧边模块背离中部模块的一侧的侧边与对应的顶部纵梁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两端与对应的顶部横梁固定连接从而构成组合式车顶的纵梁,中部模块以及侧边模块尺寸相对较小,便于加工制造,装配也很方便,由于连接件构成组合式车顶的纵梁,能够保证组合式车顶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车顶及使用该组合式车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客车的车顶主要采用金属骨架蒙皮结构,金属骨架一般采用铝合金或钢型材焊接而成,蒙皮一般采用铝合金或钢板,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等连接方式构成车顶结构。这种类型的车顶结构重量较大,零部件繁多,且无法自由调整,不利于生产制造。
此外还有一种整体式夹层板客车车顶,例如申请号为201510655787.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客车的顶部结构,顶部结构包括顶部夹层承载总成、风道及电气集成总成、内饰件总成三部分,顶部夹层承载总成即车顶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内外侧板之间填充有轻质芯材,即车顶为由内侧板、外侧板以及芯材构成的复合板结构,车顶长侧边与车架的顶部纵梁固定连接,短侧边与车架的两个顶部横梁固定连接,而且为保证车顶的结构强度,一般会在顶部纵梁上设置多个顶部横梁对车顶进行支撑,这种结构的车顶为一整块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在加工制造时成型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辆的车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车辆中的组合式车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车辆,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在车身的两侧顶部设置的两个顶部纵梁以及两个以上与顶部纵梁连接的顶部横梁,还包括组合式车顶,所述组合式车顶包括中部模块以及设置在中部模块的两侧的侧边模块,中部模块和/或侧边模块的对接边上设有连接件并通过连接件连接,中部模块以及侧边模块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侧边与车身的前后两端位置处的顶部横梁固定连接,侧边模块背离中部模块的一侧的侧边与对应的顶部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与对应的顶部横梁固定连接从而构成组合式车顶的纵梁。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的对接边为斜角结构,相应的斜角结构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侧边模块为角形结构。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侧边模块的侧边上设有截面为开口朝下的U形的型材,侧边模块通过U形的型材扣在顶部纵梁上实现与顶部纵梁连接。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顶部横梁有三个以上且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处于车身中部的顶部横梁支撑配合在组合式车顶的下侧。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还包括扶手固定块,所述扶手固定块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下侧位置处。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所述扶手固定块的上侧设有向上悬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到连接件的对接面之间并与连接件的对接面贴合固定。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车身前后两端位置处的顶部横梁的侧边上设有向外悬伸的悬伸段,组合式车顶和连接件搭接固定在悬伸段。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车架还包括在车身的两侧边设置的侧围立柱,两侧的侧围立柱与对应的顶部横梁连接围成框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