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车顶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6490.1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超;张庆波;崔崇桢;司俊德;王汉丹;赵琛;张贺;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模块 侧边 中部模块 纵梁 顶部横梁 车架 车身 长度方向间隔 车身长度方向 车顶结构 车辆成本 顶部设置 模块组合 车顶 制造 背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车顶模块。车辆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在车身的两侧顶部设置的两个顶部纵梁,两个顶部纵梁之间固定有两个以上沿车身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顶部横梁,车辆的车顶由多个车顶模块组合而成,车顶模块包括中部模块以及设置在中部模块的两侧的侧边模块,中部模块以及两个侧边模块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侧边与顶部横梁固定连接,侧边模块背离中部模块的一侧的侧边与对应的顶部纵梁固定连接,当车顶结构发生变化时,将车顶模块的两个侧边模块进行重新制造即可,中部模块能够与不同侧边模块组合构成一个车顶模块,车顶模块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这样就不需要将整个车顶模块都进行设计制造,降低车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车顶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客车的车顶主要采用金属骨架蒙皮结构,金属骨架一般采用铝合金或钢型材焊接而成,蒙皮一般采用铝合金或钢板,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等连接方式构成车顶结构。这种类型的车顶结构重量较大,零部件繁多,且无法自由调整,不利于生产制造。
此外还有一种整体式夹层板客车车顶,例如申请号为201510655787.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客车的顶部结构,顶部结构包括顶部夹层承载总成、风道及电气集成总成、内饰件总成三部分,顶部夹层承载总成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内外侧板之间填充有轻质芯材,顶部夹层承载总成通过内外侧板四周的边梁固定在车辆的骨架上,这种结构的车顶为一整块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在加工制造时成型难度较大。
申请号为201510460882. 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这种车身结构的车架包括多个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环状龙门框骨架即支撑框,支撑框包括顶部横梁和两根上端与顶部横梁连接、下端与车架下部连接的侧围立柱,在顶部横梁和侧围立柱连接的角形位置处固定有抗扭纵梁即顶部纵梁,相邻两个顶部横梁之间均安装有车身结构板,这些车身结构板共同组成车身的车顶,每个车身结构板构成一个单独的车顶模块,这样能够降低车顶的加工难度,实际上每种车辆均具有不同的车顶结构,而车顶结构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车顶两侧部分,这种结构的车顶结构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车顶结构制造相应的车顶模块,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辆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车辆中的车顶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车辆,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在车身的两侧顶部设置的两个顶部纵梁,两个顶部纵梁之间固定有两个以上沿车身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顶部横梁,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顶部横梁之间的车顶模块,所述车顶模块包括中部模块以及设置在中部模块的两侧的侧边模块,中部模块以及两个侧边模块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侧边与顶部横梁固定连接,侧边模块背离中部模块的一侧的侧边与对应的顶部纵梁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侧边模块为角形结构,角形结构的上侧边与中部模块对应的侧边对接连接,角形结构的下侧边与对应的顶部纵梁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车顶模块上设有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支撑梁,纵梁支撑梁的两端与对应的顶部横梁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车顶模块为复合板结构,所述复合板包括内面板、外面板以及填充在内、外面板之间的夹层,中部模块以及两个侧边模块的对接边之间通过设置在相应的对接边上的型材连接,所述型材的两端与相邻两个顶部横梁固定连接构成所述纵向支撑梁。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型材的对接边为斜角结构,相邻的斜角结构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4或5的基础上:所述侧边模块的侧边上设有截面为U形的型材,侧边模块通过U形的型材扣在顶部纵梁上实现与顶部纵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门立柱强度的侧围明立柱
- 下一篇:组合式车顶及使用该组合式车顶的车辆